大专院校能力导向收生额增加 教育部追加资源应付

字体大小:

许翔宇 报道

hsiangyu@sph.com.sg

明年入学大专学府的新生,将有更多人可在“能力导向收生计划”下,通过展现学业成绩以外的才能、兴趣和热忱来争取学额。教育部代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王乙康透露,教育部在与各理工学院探讨如何在面试和遴选工作投入更多资源,为应付更多申请做准备。

王乙康上星期五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宣布,大专学府将扩大“能力导向收生计划”(aptitude-based admission),“提前招生活动”将取代现有的工院直接收生计划,通过面试或提呈作品等方式的收生比率将增至12.5%。工院联合特别招生计划将纳入提前招生活动。大学的自主收生计划的收生比率则从目前的10%增至15%。

王乙康昨天接受媒体访问透露,教育部和各工院已就如何调派资源以应付更多申请者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他表示,一些让业界人士或校友参与录取及遴选学生的做法,也可供参考。

评估学生各种才能需判断力

工院招生遴选工作负责人受访时说,当学府不以成绩为主要录取标准,而是综合考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时,就需有一定判断力,但学生无需赶着去恶补面试技巧,因为遴选过程会给每名学生公平的考量和展现才能的机会。

南洋理工学院注册主任特姆比拉惹(Thambyrajah T)说,学院定期对能力导向收生的方式进行检讨以求完善,随着计划扩大,校方将再次检讨这个机制。“校方预计有更多学生会通过提前招生活动申请学额,我们要确保遴选过程能给予每个学生公平机会,全面评估他们的兴趣和热忱、特殊才能,同时确保他们有能力应付课程。”

有三分之一的工院课程(为数75个),各可在能力导向收生计划下保留多达50%学额,其中包括护理、社工、学前教育、设计与媒体课程等。特姆比拉惹说,这些课程通常要求学生有某些天赋或内在特质。如设计与媒体课程要求语言能力或美术天分;护理、社工课程要求学生有同理心。

“参与录取过程的讲师拥有丰富业界和教学经验,有时会进行临场测试以观察学生的构图能力,或通过提问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不必对面试感到压力,如果你向来对某个领域有兴趣,肯定有相关经验或作品,刻意做准备,往往表现欠佳,表现真实的自己最重要。”

义安理工学院华文传媒系主任黄子琛认为,能力导向收生方式的扩大,预计会推动思维上的转变。“学生必须认真探索自己有哪些强项;校方也能让更多学生凭兴趣进入心仪的课程。”

黄子琛说,以华文传媒课程来说,评估方式一般是看学生是否曾参与相关的课外活动,或有到媒体机构实习的经验,而领导才能及主持活动等经验,也是其中考虑因素。由于一些学生对于自己是否适合这项课程,未必考虑清楚,讲师也会借此机会向学生解释课程要求。

黄子琛指出,表达及沟通能力是一项重要技能,但遴选的目的是根据课程需要,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学生即便面试技巧高超,但如果缺乏相关经验,也未必占优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