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种行动不便的人,两名女设计师,27的林施恩和25岁的傅雯勤,各成立工作室,设计功能与时尚并具的衣着,并希望这些衣服最终适合任何人。

当一个人残障行动不便,或是老了,逐渐丧失行动能力,时尚审美的体验与消费,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甚至跟他们毫无关系。

让残障者与看护者更便利

为残障与行动不便人士设计服装的林施恩(Elisa Lim,27岁)说:“一个老太太曾对我说,我现在不穿连衣裙。不是我不喜欢穿,而是连衣裙的拉链都在背后,我的老伴走后,没人帮我拉拉链。”林施恩认为,把拉链开在侧身,也不方便不能扭转身躯的人。她说:“这给我灵感,将隐藏式的拉链移到前面。照顾行动不便的病人很吃力,导致看护者用一条毛巾给他们围上,使病人丧失尊严。”

为了给残障与行动不便人士,以及他们的看护者带来便利,林施恩三年前设立专服务这群体的“Will & Well”品牌,在网上售卖(willandwell.com),并在亚历山大医院的医疗保健创新中心,设立工作室。

另一边厢,从纽约帕森设计学院学成归来的女设计师傅雯勤(Claudia Poh,25岁)也说:“许多行动不便的人告诉我,他们在市面上只能买大好几码的衣服来穿。”

为了解决当下时尚设计让穿者“行动力丧失”的基本问题,她创设“Werable”品牌,并获得新加坡设计理事会的“好设计倡议研究补助金”(Good Design Research Initiative Grant)支持,在新加坡纺织服饰商会(Textile and Fashion Federation,简称TaFF)的服装孵化与共享工作室Cocoon Space,研发第一批穿着便利,能包容与共融(inclusion)性质的服装,预计年底或明年初推出。

傅雯勤说:“我们现在已有人工智慧驾驶的电动车,可是穿衣的方式却仍一成不变。我希望我的设计不只弥补而是能预防行动力的丧失,让人们能更长久地维持独立穿衣的能力。”Werable在名字上玩包容、共融语带双关,既是“易穿”,也是“我们皆能”的。

透过设计减少动作

要服务这个群体,林施恩说,基本上要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方面帮助残障或行动不便者独立,轻易地更衣;若穿者不能自理,就要帮他们的看护者在床上、轮椅上、沐浴、如厕前后,更轻易地使用更衣磁铁扣、拉绳、卡扣(snap on buckle)等取代传统纽扣。

用紧实磁铁扣的夏威夷衫易穿,一拉就能除下。无袖女上衣接合点在肩膀的两片魔术贴,可以先铺在床上,让穿者躺上去后看护者再裹上,用魔术贴固定好,同时还能前后两穿。裙和裤内里两侧加设长环带,方便穿者坐着,将手上穿过环就能把裙或裤拉提而上。

傅雯勤说:“我会找人测试,计算需要多少次举手、手部弯曲的角度等,并透过衣服的构造设计,将穿衣的动作减到最低和最易,减轻颈肩动作。”

傅雯勤给记者预览一套刚设计的T恤和裤裙,T恤袖子底下加设拉链,一直拉到腋下,能减少手臂弯曲的角度,更容易让手臂穿过袖口;裤裙松紧的裤带则使用独特的磁铁卡扣,手指无须施力解开,上下移动即可解扣。

为瘫痪女设计外套

两名设计师在各自的求学时期开始探索为残障和行动不便者设计服饰。

2018年,傅雯勤在纽约帕森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和台湾同学陈瑜,被配对为一名双手瘫痪的女公关Christin a Mallon,设计一件容易穿上和脱下的外套。

这次合作为两名女设计师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欲罢不能,共创“Cair Collective”组合,为Christina设计五套融入巧思细节,方便她穿脱的服装。她们在斗篷领口加入“剔骨”,方便她咬着提起斗篷;在裤脚添加口袋,让她用脚脱下裤子;上衣、外套里都藏着一条有弹性的长环带,方便她拴在床头柱,将上衣从身上扯下。

他们还将充气装置融入裙子,穿者站进裙里,脚踩脚踏泵,裙子一边充气一边缓缓地升上身体,自动完成穿裙动作。

傅雯勤说:“从此,我再也不能设计传统的服装。有了这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带给他们自信和为他们创造选择的设计新思维,你又怎会走回老路呢?”大家能上claudiapoh. com/cair浏览这系列服装。

说服裁缝与市场

林施恩在拉萨尔艺术学院修读服装设计时,一名专治卧床不起病人的老年病专科医生找她合作,希望她设计帮看护者更容易为病人穿脱,同时能带给病人欢愉的衣服。

林施恩到新加坡肌肉萎缩症协会(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新加坡脑性麻痹联盟(简称CPAS)、老人护理中心与老人院,用两年的时间深入了解不同程度残障者的挑战,发现这个群体在衣着方面有很大的需求,说服教授让她以这个设计主题作为毕业作品。

她说:“当时教授问我,确不确定这些人想出门,需要特地为他们设计的外出服。”来回讨论过后,有天教授跟她说,他注意到街上有用轮椅代步的残障者,可见这群人在社会中是隐形的,他们的需求不被人关注。

毕业那年,林施恩请了一群残障者与普通人,穿上她的设计一同上台走秀。毕业后,她以“有志者事竟成”的理念创办Will & Well。创业的三年内,她仍扮演着倡导者的角色,一方面试图改变与她合作的裁缝僵化的裁衣观念,让她们明白确实有人有这样的身体障碍,会有这样的需要,让她们意识到自己也能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另一方面,她也得教育本地市场:“我们太习惯固定的穿衣法,会担心磁铁扣、魔术贴够紧吗?衣服会突然松开吗?我需要一点一点地说服他们,扭转他们的思维。”

适合所有的人穿

即便是为有特别需求的穿者而设计,傅雯勤强调,设计美感和时尚感与易穿功能同等重要。“没有人要感觉自己穿的衣服是专给残障人士穿的。衣服的美观,给人穿上的欲望更为重要,好看到所有人都想买,才能消除人们先入为主的成见。容易穿脱对我来说已是必然的,我在设计时更多考虑到的是,衣服的构造、轮廓、面料的使用。”

功能与时尚美感也常在林施恩脑里玩跷跷板:“有时候我们拘泥于功能,差点忘了时尚美感能让残障者表现自我,选穿的颜色能传达他们的情绪,对他们的心灵层面也极为重要。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残疾,久而久之会丧失自我,时尚服装能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声音和身份认同。”

在研发Werable品牌的这一两年内,傅雯勤不断地调整对自己创作的定义,帮助消费者跨过他们的成见:“我已不用调适性(adaptive)和辅助性(assistive)这些让人联想到体障的字眼,形容我的设计,而采用更中性的形容词来包容更广大的群体,让更多的人也能从中受惠。我透过易穿的衣服,为注重自我保健的人带来自信与快乐。”

林施恩说:“我的衣服不会解决残障人士或行动不便的人根本上的问题,但至少带给他们更多的便利,让他们活得更轻松自在。最终,我要强调的是,这些服饰的包容和共融的特质。当我们将这些服装限定为残障人士穿的,我们依然把他们禁锢在一个框框里。这些衣服是为残障与行动不便的人设计的,但最终它是任何人都合穿,能为所有人带来便利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