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竖琴演奏家白佳玉去年创业,成立出版社,出版以孩童为对象的艺术绘本,相信艺术有助培养好未来主人翁的情商与创造力。
当电子设备日益智能,网络大数据洞悉人心,人类却陷入了集体焦虑。面对机器可能取代人工的担忧,白佳玉(28岁)认为,同理心、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将是未来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能力。
白佳玉是谁,其实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签定义。她是一名竖琴演奏家,曾在本地和欧洲多个国家举办独奏音乐会;她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艺术品管理者,曾在伦敦和香港的顶级画廊任职。如今她是一名创业者,倾心于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少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去年3月,白佳玉把事业重心搬回新加坡,创办新娜满书艺出版社(cinnamon art stories)。这并不是在疫情下事业低谷期的心血来潮,而是源于她深耕艺术管理领域多年的洞见,以及个人艺术之路的体悟。
白佳玉出生于旅居香港的新加坡家庭,7岁回到新加坡接受教育。15岁时,她远赴法国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学习竖琴,之后相继在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和苏富比艺术学院深造,获得演奏学位和艺术管理硕士。
如果说精彩的履历拓展了她的人生宽度,那么对艺术的不辍思考则让她的灵魂深邃。
17岁时,白佳玉在巴黎玛摩丹美术馆邂逅了莫奈著名的画作《日出》。她说:“仿佛一道光射进我的世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原来一幅画对人的冲击是如此直接又强烈,你不需要像学乐器一样苦练,只要用心去感受。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独立而完整的。”
从那一刻起,除了练琴和课业,白佳玉几乎有一半的精力花在儿童教育和社区服务,通过自己的演奏和艺术讲解把美的感受带给更多人。而这也为她如今找到所热衷的事业做好铺垫。
艺术家投身创业
新娜满书艺画册的首个系列已在今年1月出版,介绍20世纪最重要的六位画家,包括吴冠中、白南准、克林姆特和蒙德里安等。这些画册由白佳玉自己撰写故事,特邀印尼插画家Septibella绘制。
这些画册获得多家顶尖艺术机构的力荐,包括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和迪拜贾米尔艺术中心等,在全球26个零售点都可买到。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二年级学生卢艳珊目前在新娜满书艺社实习。她说:“起初看到这六个名字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我不会把这些近现代的艺术家和儿童读物联系在一起,但细思量下,我被这种打破刻板印象的思维所吸引。”
塑造小朋友的同理心
白佳玉认为这些画册并不只是出版书籍,而是艺术设计产品。借助这些画册,她在本地开始推动儿童艺术启蒙工作坊。
她说:“这些画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会把这些故事读给孩子们听。然后引导他们用四格故事板讲述自己难忘的经历。”
白佳玉认为自己小时候性格比较怯懦,她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勇于表达自己,释放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借助绘画和语言,让这种表达更立体,更有艺术感。这样的启蒙不仅让孩童天生对艺术产生亲和感,也让会塑造更有同理心和感知力的人格。
现在正值大学假期,卢艳珊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学生Erika Solomon作为实习生一同加入白佳玉的团队,协助工作坊。
卢艳珊说:“我很庆幸我的父母从小让我学习音乐和美术,但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有这样的资源。通过这样的画册,我觉得可以让更多人走进艺术的世界。”
白佳玉说:“我一直有一个创业梦。如果只是为了创造财富,也许艺术品交易是更有效率的选择。但我理想中的工作应该可以影响他人,塑造未来。”
在疫情政策收紧的6月,新娜满将在线上举办三场艺术工作坊,包括俳句、书法和创意写作等课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上网cinnamonartstories.com垂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