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开播客邀过来人 畅聊职场指点迷津

字体大小:

本地两个年轻人录制播客,找来各行各业的受访者,聊亲身经历分享行业观察。各个从业者介绍了行业概况,给出就业建议,并讨论行业适合的人群等,为年轻人排忧解惑,让他们在找工作或转行时加以参考。

即使在短视频的年代,音频内容魅力不减。随着收听播客(podcast)热度回潮,年轻人也开始借助播客,表达对不同课题的关注。近期由*Scape举办的第三届播客大赛,吸引到年龄介于15至35岁的年轻制作人参加。胡玮峻(24岁)和阿米鲁(Amirul Haquim,29岁)凭借播客节目“你好吗”(Uokornot)夺冠,以年轻人最关心的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课题,打开话匣子畅谈心声。

过来人揭开职场面纱

两人从2021年底开始录制播客,之前都有在电台实习工作的经验,而后转换跑道,胡玮峻在餐饮公司做市场营销,阿米鲁在准备创业项目。“对年轻人来说,当下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职场和就业”,阿米鲁说,“年轻时我们会对工作存在某种幻想,踏入社会后了解到现实并非如此,希望借助过来人的经历分享行业观察”。

节目中会请到不同从业者如导演、理财顾问、网红等介绍行业概况,给出就业建议,讨论行业适合的人群等。也会聊Z时代和千禧一代关注的情感话题、社会议题,氛围轻松,口吻亲切。话题素材多来自日常观察,与朋友聊天的启发,或自己的思考。例如时下年轻人喜欢频繁跳槽(job hopping),一年换三份工是很平常的现象。因为很多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快速成长的方式,可以广泛探索新技能,薪水和职位也会跟着涨。

然而成长也伴随机遇与迷茫,“有时很希望能有一个过来人以导师的身份指点自己”,胡玮峻说。但有些事跟家人不知从何讲起,同龄人之间更多的是彼此诉苦,可以排忧,但难解心中困惑。“所以要做一档谈话节目,希望带出一些启发,让年轻人在寻找职业方向或考虑转行时所有参考。”

媒体乱象下播客回潮

节目推出刚好赶上播客热潮的风口期,几年前先是在欧美市场蓬勃发展,近几年在亚洲呈增长趋势,且听众趋向年轻化。阿米鲁认为,年轻人选择听播客是一种“做减法”的方式。“现今媒体环境太吵杂,太多资讯造成信息超载。很多年轻人开始看回漫画,听回以音频为主的播客,我把这一现象称为媒介简约化(media minimization)。相比于眼花缭乱的短视频,要一直切换频道,这些相对传统的媒介反而能够带来更加专一、沉浸式的阅读或收听体验。”每集播客时长在半小时至40分钟,有充足的讨论时间,也可以挖掘比较深刻的内容。

有毒的正能量不切实际

相反的,在两人看来,年轻人长期频繁接触社交媒体,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社会准则。“速食主义”的教导是凡事要快,赚钱要快,早早开始创业取得成功。社交媒体效应在年轻人心中形成一种做事不费吹灰之力,信手拈来的假象。胡玮峻说:“其实这种有毒的正能量(toxic positivity)给了大家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误以为一定要达到某种状态才是理想,也隐去了辛苦的一面,只展现光鲜的一面。一旦有了走捷径的心态,再来面对真实的生活是有落差的。”

年轻一代渴望深度对话

一个麦克风,一台录音器,回归人类最初聊天对话的方式,有一段专注的时间彼此分享,畅聊内心的想法、观察和思索,是年轻时难得的深度思考过程。胡玮峻感慨道:“每次录完节目,大家都很享受,这样聊天的过程让我们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很聪明,有很多现代化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收集资料,了解趋势,我相信他们有很多深度的思考”,阿米鲁说:“只是需要一个舒服安全的平台,不用担心会被评头论足,可以敞开心扉讲出内心。”

为了守护这一方表达心声的空间,阿米鲁和胡玮峻在工作之余讨论录制内容,周末找地方,邀嘉宾录制,忙得很充实。他们希望继续做下去,借助抖音、YouTube等多平台作为入口,吸引更多年轻人收听播客。也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成为制作人,让更多人一起来通过播客发声,畅聊年轻一代感兴趣的话题,倾听彼此心声。

很多年轻人开始看回漫画,听回以音频为主的播客……这些相对传统的媒介反而能够带来更加专一、沉浸式的阅读或收听体验。 ——阿米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