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如 报道
tanqiuru@sph.com.sg
如何从行动探测器显示的数据知道一人是否可能患上抑郁症?
新加坡管理大学信息系统系四年级生梁伟康(25岁)借助物联网科技,连同组员设计出通过屋内设置的感应器,检测独居老人患有抑郁症症状的方案。
数码时代的降临,使周遭的人事物之间多了一份联系。不同物品,例如车辆、建筑物以及数码产品,在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达到彼此的信息互通被称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梁伟康受访说,抑郁症行为上的症状包括失眠和较少社交行为。通过放在独居老人屋内的动作感应器并观察他的行为,梁伟康与组员能从感应器提供的数据推断年长者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
他说:“通过这个设计方案,我们希望能为看护者或医生提供有关年长者可能患上抑郁症的证据,让他们在患病之前得到医治,大大减低患病后所需的医药费。”
新大信息系统学院于去年8月开办的物联网选修课程,让学生以实际学习体验,构思出小型物联网系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首届报读的学生展出自己的作业,凸显科技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另一项作业是针对图书馆内占位的问题。三年级生杨程富(26岁)和组员以拍摄的画面整理出数据,让图书管理员第一时间知道是否有人占位,减少在馆内巡视次数。这个设计也可用在餐馆内,让服务员知道得清除碗盘的座位。
信息系统学院副教授陈惠宾透露,该课程只限于信息系统系三四年级学生报读,收生人数为45名,每个学期报读人数几乎满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