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旅游特辑 想要松懈身心,其实不需要走太远。马来西亚的槟城,就是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身的地方。在这里,你也可以找到新加坡过去的身影。 陈玛俐/文·图 马来西亚的槟城,是一个吃喝玩乐让人非常尽兴的地方。除了美食,我特别喜欢那里受保留的建筑物,包括张弼士故居、吉宁甲必丹回教堂、赛·阿拉达斯故居、孙中山槟榔屿同盟会基地和龙山堂邱公司等。 张弼士故居 漆上靛蓝色的张弼士故居(Cheong Fatt Tze Mansion),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建筑物。在午后阳光非常艳丽的下午,我们参观了张弼士故居。在宽敞的室内空间,虽然没有冷气,但却感觉非常清凉。原来在很早的时候,室内空气的流通已考虑在建筑的蓝图上。 张弼士故居属于中式庭院,它建于 1880 年代,曾是 19 世纪当地著名的华裔商人张弼士的居所,修建整栋房屋的工匠全从中国聘请过来。在张弼士故居,共有 38 个房间、5 个砖石庭院、7 部楼梯和 220 扇窗户。 90 年代初,张弼士故居在城市建设的步伐中差点被淘汰,因为得到遗迹保护者们的不懈努力,它才得以保留下来,并继续为新一代展示昔日的辉煌。张弼士故居的建筑格局非常有特色,有精美的中式梁柱雕花、哥德式的浮窗、黄褐色的砖墙,还有繁复的碎瓷拼花、新颖的彩玻嵌板、斯托克地板和苏格兰铁制器物等。 跟所有中式建筑一样,张弼士故居的庭院布局也很讲究风水,而内部的陈设一点也不马虎,里头不少的塑像、雕刻、挂毯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在2000 年,修复完善的张弼士故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颁奖礼上获得了环太平洋地区“最佳项目”的荣誉。今天它已是游客到槟城必到访的景点之一。 侨生博物馆 除了张弼士故居,侨生博物馆(Pinang Peranakan Mansion)是另一个值得观光的地方,在这里,你仿佛回到过去海峡华人的岁月。这座富丽堂皇的宅院曾是华商郑景贵的官邸。郑景贵在 19 世纪远涉马来西亚开采锡矿,为一代富商。 侨生博物馆建于1890年代,同时运用了中式的木雕嵌板、英式的地砖和苏格兰式的铁制器件。宅院独具特色,兼容了这样多种的建设风格。侨生博物馆内藏有千余件文物和展品,值得花一个下午细细回味。 壁画 人在乔治城,穿梭在古朴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很多引人入胜的巨大的壁画作品。这些壁画作品,也让槟城进一步闻名海外,有壁画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游客站在那里拍照。 在这些壁画当中,最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应该是来自立陶宛的艺术家Ernest Zacharevic的作品,其中“姐弟共骑”声名大噪,来自苏联艺术家Julia Volchkova的“印度船夫”也很引人注目。 峇都丁宜 人在槟城,我选择住在峇都丁宜(Batu Ferringhi)的酒店。峇都丁宜坐落在乔治城西北部的海岸公路旁,周边遍布国际标准的度假村,是槟城人气最旺的滨海度假胜地。 这里提供冲浪、划艇等水上活动,喜欢日光浴的人们,可以躺在绵细的沙滩上,享受和煦的阳光。傍晚的时刻,可以骑马驰骋在沙滩上。在这里,也可以看到美丽的日落。 夕阳西下之后,峇都丁宜街边有露天集市,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售卖的物品从精美手工艺至各种各样的纪念品都有。 极乐寺 槟城另一深受游客喜爱的景点,就是极乐寺(Kek Lok Si),据知它是东南亚最大的佛教寺庙。极乐寺位于亚依淡 (Air Itam),该地区的山(称作鹤山 Crane Hill )一直以来都是风水宝地,它拥有建立寺庙所需的全部必备“风水”。 极乐寺始建于 1893 年,建筑灵感来自椰脚街(Pitt Street)广福宫的主持法师。 满清光绪皇帝批准建此寺庙,并钦赐石碑和 七万卷皇家佛经。清朝的其他统治者,如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曾经高度赞扬这座寺庙,并钦赐礼品。 极乐寺的主要景点是雄伟的罗摩七层宝塔(万佛宝塔),它于 1930 年竣工。寺庙拥有一万尊雪花石膏和青铜佛像,其设计象着小乘和大乘佛教之间的和谐,中国八角形基座与中间层的泰式设计相得益彰,搭配顶上的缅甸皇冠更是熠熠生辉。 攀爬陡峭的台阶,可抵达塔顶,在此饱览槟城的壮丽风光。 高达 30 公尺的观音铜像是另一处倍受欢迎的景点。 参观极乐寺的最佳时刻是农历新年,寺庙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