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汇 《观点汇》是『新汇点』推出的新栏目,每期邀请几名读者,对在新加坡的生活、发展等课题分享他们的看法,看看不同背景的人看待问题有哪些异同之处。 张莹《新汇点》编辑/主持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前不久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比起20多年前注册结婚者,近年结婚者的离婚率几乎翻倍,而婚龄介于5至10年者占离婚总数的比率最高,是离婚高发期。 恋爱需要激情,但婚姻要想稳固、持久则须经营。本期《新汇点》请两名新移民谈他们对婚姻及婚姻保鲜的看法。 1、请详细说明你对“闪婚”的看法。 费:“闪婚”的出现从个案到频繁,人们也习以为常了,我个人不太看好“闪婚”。男女感情的发生有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等等,结婚却不能一闪而发。一见钟情是人之常情,而瞬间的悸动并不代表就建立起了婚姻的基础。在结婚之前,男女需要相互了解彼此的性格、人生观、爱情观和家庭观等等是否能达到相对一致。 我身边有两个朋友,相爱相处7年,但是性格还是合不来而没结婚。我们很少见到“闪婚”能长久的,不是不能发生,而是比率极其低。爱情可以在一秒钟内发生,但是相互了解很少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运:理解,但不鼓励。 闪婚夫妻一定是能在婚前相识后的极短时间内找到一个或几个极强的契合点,然后共同地迫切地期望通过婚姻把这种契合度永恒地锁定。 然而,在婚后的生活中,如果有不适合的点(一般都会有),将会造成必然的矛盾。拥有一个极度契合点的夫妻,也许还同时会有几个极度的不契合点,这是闪婚形式不可规避的风险。当不契合度大过契合度,婚姻就出现了破裂的危机。 闪婚如果成功,将很有可能是最恩爱的缘分,因为很多夫妻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一个强契合点。不过我本人依然觉得闪婚是没有必要的,心心相印琴瑟相谐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彼此间理性的多维度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2、你认为相处多长时间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谈婚论嫁?为什么? 费: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多少时间? 它不能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至于男女朋友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才谈婚论嫁,我认为因人而异,毕竟在结婚之前要考虑的不只是相互了解的程度,还有年龄、工作、性格、甚至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从相识到结婚,有几个月的、有一两年的、三五年的也有,更有在一起七八年也没结婚的。 我和太太认识不超过四个月就结婚了,婚前婚后我们都很清楚我们的目标,结婚10年我们很幸福。而我们的一个葡萄牙朋友与他的印度尼西亚籍前女友相处7年,很是相爱。相处大约3年就买好订婚戒指,但两个人的相互信任并没能建立起来,性格也有诸多不合,分分合合又相处了4年,最后还是分手了。 我认为,在适婚年龄里,有爱情的两人在一定时间的了解之后,有相同的家庭观、人生观和追求,并且性格合适,在经过严肃、慎重考虑之后,想结婚就可以结婚。 运: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谈婚论嫁应该是建立在足够全面的了解和契合的生活态度上。生活态度,换言之是价值观,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打算。例如,有人是很喜欢有计划按阶段打拼未来的,有人就更喜欢随遇而安享受当下。恋爱中的双方如果对婚姻一个要四海为家天涯独行,而另一个要买房买车儿孙满堂,那么生活态度的不一致显然就失去了谈婚论嫁的基础。 3、结了婚就意味着一切都搞定了吗?请具体分享你的爱情保鲜法。 费:相信很多人都不认同结婚了就意味着“搞定”的观点。结婚是家庭生活的开始,婚后夫妻还是得继续加深了解以更好相处。人们常说的 “七年之痒”,算是对婚姻感到乏味了吧。在婚姻中,爱情的味道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代替,所以它难以保持原来的味道。 在相对一成不变的生活轨迹当中,不时地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是我让婚姻重温“浪漫与激情”的做法。比如,老夫老妻偶尔去看一场午夜电影;老婆下班回到家门前,与孩子躲起突然给她一个惊喜。鼓励对方偶尔周末出去见朋友或同事;哪一天送孩子上学后,建议对方在上班前来一个早餐约会。一家人多去不同的国家和地方旅行四处看看,多讨论一些时下的新闻轶事。看起来都是小事,没有鲜花和钻戒,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却更能暖心到位。 运: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相亲相爱的两个人依然是广义上的矛盾体,再加上婚后生活极大的区别于恋爱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例如父母、子女、经济等等。所以我最想说的是,生活中的摩擦是完美爱情的必然组成部分。 有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双方都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把爱情和问题独立分割来看,而不是一有问题就立刻上纲上线到“你不爱我了!”。困难就是困难,是一件客观的事情,需要共同面对,携手解决。 以恋爱的心态去珍惜对方,以做事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是我的爱情保鲜法。 4、当夫妻意见相左,特别是矛盾激烈时,通常用什么方式解决?冷战、沟通、争论甚至争吵?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有助于解决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费:天下没有从不吵架的夫妻。只不过,夫妻性格契合度高的少吵架,理解和信任度深的能更快地化解矛盾。我和太太10年来真正算得上吵架的只有两次。我们刚结婚不久有一次“冷战”,当时我出差在国外,给太太打了一整天电话她都不接听,我很不放心,于是打电话请朋友特地上门查看她是否安好,当她知道有人如此在乎和关心她时,什么都放下了。于是我们在电话中把事情和心里的感受非常直白地告诉对方,取得了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可改变的经历,生活是在将来,而不是对过去的耿耿于怀。自那时起我们夫妻感情反而得到了实质的升华。就这件事来说,我觉得成熟的思想和冷静、有效地沟通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另外,夫妻在矛盾发生时还要相互妥协、理解和包容对方,而不是去埋怨,甚至添柴加火。 运:碰到问题时还是和之前提到的一样,要把问题或矛盾和爱情隔离开来看,就像解决工作问题是一样的。冷战争吵当然对解决问题是没有帮助的。有矛盾的表象可能是体现为互相指责,比如对对方的某些做法不满意,但追根究底还是两人之间的共同问题,是需要共同沟通去解决的。 5、是否有必要为了孩子或其他原因勉强维持不幸福的婚姻?为什么? 费:不可否认在婚姻出现状况时,孩子大多是婚姻维系的首要考量,但是当孩子在婚姻当中所能带来的幸福指数不能满足个人的愿望时,那勉强维持的结果往往矛盾越来越大,最终破裂。 我们有一对西方夫妻朋友,六十多岁了,结婚超过40年,两人性格反差太大,几十年也没能达到所谓的互补,也曾经好几次有离婚的危机,但是都因为孩子的原因没有达成。现在孙子都长大了,也退休了,结果离婚了。因为他们两人中有一人属“宅”型不爱出门,另一方是死也要去看遍世界的。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东方夫妻身上,可能会是“就这么过吧,反正都老了”。 婚姻幸福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我认为人的性格、爱好、人生追求等等才是婚姻能幸福和长久的综合因素。在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下,婚姻幸不幸福其实就是“能不能过下去,和愿不愿意过下去”的问题,心里少了点物质欲望,多想着幸福,也许婚姻就幸福了。 运:如果婚姻还有挽回的余地,为了孩子应该尽量维持家庭的完整性。但如果已经到了山穷水尽覆水难收,勉强持续这样的婚姻对孩子也不一定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