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底色不变内涵扩展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
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

字体大小: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在北京落下帷幕。回顾过去的五年,“一带一路”从努尔苏丹与雅加达的两份宣言出发,以古代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为蓝图,以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五通为抓手,如今形成了以125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的173份合作文件为基础,覆盖欧亚,延及非洲、拉美与南太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格局。“一带一路”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展倡议与平台,实现最大规模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世界银行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使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使“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加2.6%至3.9%。研究还证实,由于“一带一路”的规模性与系统性,其对降低贸易成本的促进作用不仅限于成员国之间,更惠及到众多非成员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共产品。


事实上,“一带一路”从基础设施着手的确是顺应发展中国家乃至时代需求之举。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与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都显示,基础设施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着基础性与引领性的作用,并且对促进公共卫生、公共教育、减贫扶贫等都有着良性的溢出效应。然而,碍于政治经济风险,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的投资,进而又加剧了其自身的政治经济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因而,中国截至目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900亿美元的投资,以及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建设路桥港口等基础设施,最终实现产业集聚,让中国从贫困落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与智慧,对于弥补全球发展鸿沟、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