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英雄不再

左为演出“萨利机长”的汤姆汉克斯,右为“副机长”Aaron Eckhart(艾伦艾克哈特)。(剧照/嘉华)
左为演出“萨利机长”的汤姆汉克斯,右为“副机长”Aaron Eckhart(艾伦艾克哈特)。(剧照/嘉华)

字体大小:

萨利机长反败为胜的杀手锏是“人性因素”……这一点,机器永远做不到。

可惜,“人性因素”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一点点流逝,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也越来越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自从个性时代展开帷幕,英雄在社会生活中的“必需品”地位就日渐式微。人们越来越忙于将自己的日常当作传奇无限制地推送出去,陶醉于三几个的“点赞”。渐渐地,就不再有精力,也不再有兴趣来传唱英雄事迹了。

“奇迹”背后的不堪故事

萨利机长和其他飞机师没什么不同,安安稳稳飞了42年,肯定有过磕磕碰碰,但肯定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在他职业生涯临近尾声时,却遇到了他生命中的“非常时刻”:起飞到半空的客机引擎全部遭毁,飞机动力全失,而机上有155条生命。

他在从事故发生到结束的208秒中,不仅冷静判断了局势,而且大胆地决定非凡举动:迫降在冬日的河面上。这一“下意识”的反应保全了飞机上的155条生命,却也因违反标准操作规定,使他受到飞安调查委员会的强烈质疑。“哈德逊奇迹”的创造者在事后的一段时间里,险些被来自方方面面的怀疑声音击溃。《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Sully)讲述的就是“奇迹”背后那些不堪的故事。

“哈德逊奇迹”广为人知,因为当年媒体曾经大肆报道。《萨利机长》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从而创造出新的戏剧张力。电影导演是擅长不动声色讲述深刻故事的Clint Eastwood(克林伊士伍),虽然已是86岁高龄,却仍然触觉敏锐,创作力不减,绝对是老而弥坚的最佳典范;台前则由Tom Hanks(汤姆汉克斯)独挑大梁。汉克斯几乎与好莱坞所有大导合作过,在1993和1994年连续两届摘取奥斯卡桂冠,非常擅于演绎升斗小民的动人故事。他对萨利机长内心活动的精准阐释,将观众牢牢地锁在座椅中96分钟。

对事实的尊重

电影中飞安调查委员会是作为“反派”出现的。他们鸡蛋里挑骨头,质疑萨利的判断,并且试图借助电脑与真人模拟测试结果,证明萨利的判断错误,打击他的自信。几名演员忠实地尽到了职责,成功引起观众对他们的憎恶,而更加同情萨利的处境。但观众忽略了一点,飞安调查委员会是针对事实真相进行调查,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没刻意对事实进行粉饰编造。在最后的听证会上,当他们面对萨利机长的凌厉反问时,也没有为面子和利益而撒谎或隐瞒事实。这是调查行动的真实意义所在,也是萨利最后能够“沉冤得雪”,得到肯定的根本保障。

萨利机长反败为胜的杀手锏是“人性因素”(human factors)。在每一步标准作业程序都有严格规定的航空业,“人性因素”可能会是造成操作失误的重要原因,但也正是这个“因素”,让人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凭借“下意识”成为英雄。这一点,机器永远做不到。

可惜,“人性因素”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一点点流逝,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也越来越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就连电影也都把更多精力花在动画特效与场面渲染上,没有耐心像《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这样认真深入去探讨人性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