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配 卖情怀

《追龙》背后的整个意识形态难掩正邪分明的类型英雄片的肤浅、俗套,叫人看完后只记得包装而懒得回味琢磨内涵。(剧照/互联网)
《追龙》背后的整个意识形态难掩正邪分明的类型英雄片的肤浅、俗套,叫人看完后只记得包装而懒得回味琢磨内涵。(剧照/互联网)

字体大小:

本周影评

既是影艺作品就必有演义成分……《追龙》是一出企图重构老香港情怀的黑帮浪漫主义之作……不只是对吕乐、吴锡豪的“感知”,更有对50年前老香港的“感知”。

王晶在《追龙》上映之际对媒体说,他每年会拍出一部精品(应该是指不论是当导演或监制)。今年的精品、诚意之作,应是《追龙》,虽然精品和诚意并不一定代表艺术成就——至少门道(影评)、热闹(票房),皆有斩获。

该如何定位《追龙》?这出“白我最大,黑你最大“(以上世纪60至70年代叱咤香港的总华探长吕乐为原型的雷洛,和同时期的黑帮大佬吴锡豪为原型的伍世豪)的双主角电影,熟悉上世纪90年代初盛极一时的香港黑帮枭雄片的观众,会把它当成《跛豪》和《五亿探长雷洛传》的合体。但把两人写成拜把子兄弟,甚至可被解读为有“基友”暗流的影片,王晶早在1999年已监制过口碑稍逊《追龙》的《O记三合会档案》。

既是影艺作品就必有演义成分,可因为有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影片又会给不熟悉“史实“的新一代观众带来怎么样的误会?阿豪最早从潮汕偷渡来港的背景,雷、豪二人在电影后半段的身份与最终的结局,都大抵符合“史实”,但其他情节的真实性就免谈了。

把英国人彻底“妖魔化”

首先现实中的吕、吴只是利字当头的狼狈为奸,绝非打生打死的好兄弟。而影片走类似《叶问》的路数,把英国人彻底妖魔化,双主角在黑白两道再怎么上位(然后相互牵制、暗斗),也翻不出洋警官的手掌心。

这样的处理看似迎合中国大陆观众民族主义高涨的情绪,但也有有心人将之解读为影射香港现状。历史上,英殖民政府虽然确实擅于搞以华制华,可吕乐在全盛时期,连英警都忌他三分;跛豪因为有吕乐罩住,也几乎没有如片中与英警直接对干。

把英国人写成那副德性(尤其英警角色中最大的奸角,不论造型和行为,都像个富二代纨绔子弟多于狼性十足的恶警),只是为了成全双主角之间,以及他们对各自手下的兄弟情谊的描写。片长两小时的故事推进,花了颇大篇幅描写这些(尤其每次有个手下横死,就要强迫煽情一次);反倒两人发迹的过程,黑白两道势力多次洗牌,以及廉政公署如何打老虎都轻描淡写──如果全片一贯采用侯孝贤式的微限主义叙事,这些小段落的处理还算有神采;可是把它们放在整体风格显得浓墨重彩的《追龙》里,作为串连起两人关系的起伏,制造通俗剧场面的功能性手段,反显斧迹处处。

“借题/人发挥”杰作

说穿了,这是一出企图重构老香港情怀的黑帮浪漫主义之作,也是一种借题发挥。当年我在网上跟美国影迷讨论剧情片《约翰的心想》(Being John Malkovich),片中真的有John Malkovich(约翰马柯维契)这个角色,还请到本尊所谓的演回自己──我说“所谓的”,因为剧本里的马柯维契的人物设定(好莱坞性格演员身份、个性)虽是“借(现实中的)‘人’发挥”,但我们还是很清楚,“This is not the real John Malkovich, but a perception of John Malkovich.”当马柯维契进入电影中,哪怕是演回自己,他已不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角色,让观众在观片时自行建构一个对于他的特定“感知”(perception)。

影坛上不乏这种“借题/人发挥”的杰作,如把三个同时期作案但毫无关联的香港贼王的事迹糅为一体的《树大招风》,和取材来自社会新闻但剧情几乎全是杜撰的日本电影《谁知赤子心》(Nobody Knows)等,都给观从带来对事实真相的艺术升华的“感知”(或是通过艺术创造来填补原本“无人知晓”的事件细节)。这些影片能达到升华,不只是因为导演技法、剧本创作的精纯和创新,更有深邃的人文萃炼,给肯思考的观众对于人物和其时代背景带来新的视角、诠释、领悟。

香港变成“主角”

《追龙》企图给观众带来的,不只是对吕、吴二人的“感知”,更有对50年前老香港的“感知”──香港也变成了“主角”。只是甭管剧组斥资搭建的九龙城寨、荔园游乐场等有多真实,也只是一种氛围式的外壳——例如有网友说片中的九龙城寨,乱则乱矣,就是太干浄了些,真正住过、去过那儿的人才知道有多脏。《追龙》背后的整个意识形态,更是难掩正邪分明的类型英雄片的肤浅、俗套,叫人看完后只记得包装而懒得回味琢磨内涵,还不如重看王晶之前的诚意之作《黑白三部曲》(《黑白森林》《黑白战场》《黑白迷宫》)。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