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影评 歹徒、人质齐搞笑

伊桑霍克(后者)宜忠宜奸宜搞笑,他缜密的表演节奏和情绪处理,带动整出戏的起伏。(剧照/互联网)
伊桑霍克(后者)宜忠宜奸宜搞笑,他缜密的表演节奏和情绪处理,带动整出戏的起伏。(剧照/互联网)

字体大小:

四年前到瑞典出席学术会议,在首都斯德哥尔摩漫步时途经一座广场,听旁人指着广场边的一栋一半是褐色、一半是粉红色的四层楼老建筑说:“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典故’发生之处。”那是发生在1973年的一场银行劫案。

去年,号称“既荒谬又真实地”“改编”这场劫案的加拿大、瑞典合制英语电影《斯德哥尔摩》(Stockholm)推出,但大概只有两个电影场面(包括被警方和媒体包围的银行大门外)在斯德哥尔摩拍,其他内外景都在加拿大拍摄。电影把人质人数从四人减为三人,重点是要深入刻划个别角色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大体上是“既荒谬又真实地”杜撰),如何最终推向抢匪投降时,人质们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大爆发,组成人肉盾牌“保护”抢匪安全地被警察上铐,而非被年轻警察或警方埋伏的狙击手借故开枪击毙他们。

温柔的歹徒

影片采取黑色喜剧的处理方式,对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为何出现在人质们的身上,提出一套看似有点胡闹,却又能打进不少观众心坎的道理。

除了众所周知的此症候群源自人质为了自保,而下意识地跟绑架者交好、维护他们,或甚至情不自禁地爱上他们之外,影片还把瑞典首相、政府、警察描写成冷酷官僚,相对于营救人质,他们的所言所行让人觉得他们更在乎要在世人面前展现他们的铁腕形象(爱面子?)。当政府失去民众的信任,大家反而“情不自禁”地维护起明明是破坏法纪,但似乎对他们比较温柔的歹徒。

歹徒如何对人质(相对地)温柔?这就是电影主创可以玩荒谬喜剧元素的地方,不是让观众捧腹大笑那种,却总是有一种会心一笑,让观众觉得片中的人质从开始的真实惧怕,到后来乐意主动配合歹徒做角色扮演,甚至是有办家家酒,合谋给权威、给世俗、给原本平淡乏味的现实生活开一个大玩笑的味道。尤其片中的“主要人质”碧昂卡,有个新好男人式的丈夫,一对可爱的子女,可在了解了抢匪的过去(而且本来就曾听过他以前古灵精怪的犯案事迹——虽然抢匪说部分是乱传的)之后,她心生怜爱,搅动她原本心如止水的妻、母、银行职员的角色认同。

选对男主角

但选择了黑色喜剧的手段来处理这种惊悚犯罪题材,是一把双刃剑。导演若没能力驾驭好,不论是艺术或商业都会两头不到岸。还好导演Robert Budreau(罗伯特布德里奥)野心不大,处理得不过不失,有商业片需要的扣人心弦,而缺乏深度的问题也就算了。

他聪明地选择了Ethan Hawke(伊桑霍克)当男主角,除了商业考量外,也因为霍克宜忠宜奸宜搞笑的“北欧牛仔”“凡人变枭雄”的气质,尽管“身陷”在这么一个没有给他太大的发挥机会的剧本中,他也能通过缜密的表演节奏和情绪处理,带动整出戏的起伏。就算电影的处理或会让一些观众觉得是在美化歹徒,但因为是霍克饰演的,美化了又有何不可?

片中的人质从开始的真实惧怕,到后来乐意主动配合歹徒做角色扮演,甚至是有办家家酒,合谋给权威、给世俗、给原本平淡乏味的现实生活开一个大玩笑的味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