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马友友再次与丝绸之路乐团到新加坡演出。他形容,新加坡正如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彼此求同存异。
在首日音乐会里,马友友将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呈献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第二场音乐会,他则与笙演奏家吴彤携手呈献赵麟2013年创作的《“度”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
马友友接受《联合早报》电邮访问时说,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书写了一个时代,同时蕴含永恒的命题。埃尔加有感于一战后英国失去一代年轻人而创作,作品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作曲家个人某阶段的结束。
丝绸之路乐团包容多元文化,创造新声音。(新加坡交响乐团提供)
马友友时隔六年再访新加坡,呈献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新加坡交响乐团提供)
字体大小:
时隔六年,马友友再次与丝绸之路乐团到新加坡演出。他形容,新加坡正如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彼此求同存异。
在首日音乐会里,马友友将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呈献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第二场音乐会,他则与笙演奏家吴彤携手呈献赵麟2013年创作的《“度”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
马友友接受《联合早报》电邮访问时说,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书写了一个时代,同时蕴含永恒的命题。埃尔加有感于一战后英国失去一代年轻人而创作,作品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作曲家个人某阶段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