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老字号南顺集团第三代掌门人、执行董事黄上盈(56岁)平日忙于“刀标油”与多元品牌业务,业余闲情赏字画,25年来购藏现当代水墨书画超过百幅,并以“南顺山房”为斋号,首次展出藏品。
配合新加坡艺术周,他应The Private Museum创办人兼馆长张东孝之邀,举行“南顺山房藏当代书法展”,展出中国五位书画家的19幅书法。
黄上盈的收藏以现当代水墨书画为主,对象包括新中港台书画家。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绘画大多一成不变少有创新,因此特别为那些具备传统元素又有所创新,更富当代感的作品吸引。他购藏的第一幅画是我国已故画家蔡逸溪的水墨街景,本土题材有亲切感。接着他购藏陈克湛、洪祝安,都是富有现代感的水墨书画家,而后他的收藏扩至中港台地区。
黄上盈说:“我的收藏以个人爱好为主,随兴自在,不像美术馆那样系统。当然收藏有脉络,以现代水墨书画为主,但不管投资价值,单看作品品格,喜欢就买,视为一种个人修养与审美品味情趣。”
他选择水墨书画而非油画,因为前者价格相对较好;选择现当代作品而非古代,因后者赝品偏多,更大因素是他喜欢大胆创新不拘束的现当代作品,更有机会收到精品。
王冬龄狂草充满现代气息
黄上盈认为,书法艺术发展至今,是一种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仍然生机洋溢。书体与文本皆延续传统的中国书法家管峻(1964年生)所作《楷书苏轼文选册页》与手卷《随园诗话》,以端正俊挺的正楷,欣赏美文名篇;孙晓云(1955年生)的行书手卷《历代名人咏金陵词抄》古朴秀韵,是他2002年在拍卖行拍下。
以巨幅狂草“表演”(如庄子《逍遥游》)著称的书法家王冬龄(1945年生),这次展品有相对小幅的狂草书法《飘雪》《花非花》,在黄上盈看来充满现代气息,可其狂草书风取于唐代张旭。他说:“无论写得多抽象还是看得出字体,这就是有书法基础。”
同样,有数理思维的魏立刚(1964年生),回到汉字先行于表意功能结字原理中的抽象线条,在作品《十鸪》《拥山雾听禽啼》中融入胶彩。黄上盈以为这种结合表意性文字与像花鸟之态的形体,在图绘象形上亦有周朝篆书的影子。
王天德(1960年生)的实验书法《数码系列》是点香在纸上烧出仿古画或碑文拓本上的线条轮廓,与自己写的那层融合一起,让看似不相容的水(墨)与火(香)相容。
黄上盈总结:“(书法)从古代发展至现代,路线并不一定是笔直的。更常出现的情况是:一路走来不免曲曲折折,走成不少有趣的外衍歧路,一再回溯,以及脱离主线的游走徘徊。”
家中挂画随季节变换
家里墙上的书画随季节递换,儒雅的黄上盈说,可以收起冬天雪景图,挂上初春梅花画了,秋天就挂菊花螃蟹画。他说中国书法绘画都以立轴、手卷或册页方式来观赏,有闲情像连环图一段段看,看后卷起或掩合,继而藏之,非常轻便灵活,“欣赏中国书画像喝茶,一点点浸润熏陶你”。
南顺山房藏当代书法展
已开始,至3月12日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周末上午11时至傍晚5时
The Private Museum
(51 Waterloo Street
#02-06)
电话:67382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