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于本地实验剧团“避难阶段”的训练与研究部避难所(Emergency Shelter),将在5月底呈献第一部制作《逢场作戏》(Off Stage)。
该剧以英语为主,也有华语成分。它从剧场人不同的“角色”开始,讨论人生中的角色。
避难阶段艺术总监刘晓义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意识到角色,便开始意识到角色扮演,进而意识到角色转换,换位思考,自我对话,自我质疑与自我改变就可能产生;意识到角色,就可能开始意识到角色定位和框框,进而可进行讨论,开拓角色扮演的其他可能。
请订阅或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字体大小:
附属于本地实验剧团“避难阶段”的训练与研究部避难所(Emergency Shelter),将在5月底呈献第一部制作《逢场作戏》(Off Stage)。
该剧以英语为主,也有华语成分。它从剧场人不同的“角色”开始,讨论人生中的角色。
避难阶段艺术总监刘晓义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意识到角色,便开始意识到角色扮演,进而意识到角色转换,换位思考,自我对话,自我质疑与自我改变就可能产生;意识到角色,就可能开始意识到角色定位和框框,进而可进行讨论,开拓角色扮演的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