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林序毅个展 传统雕柱传达人生角色转换

本地雕塑家林序毅梦想成真,100个雕塑罗列的大阵仗组成装置《一》。
本地雕塑家林序毅梦想成真,100个雕塑罗列的大阵仗组成装置《一》。

字体大小:

我国雕塑家林序毅在雕柱人像涂上金箔,以不同的符号涂在不同的部位,呈现人生的各种表态。

走进画廊,一根根墨黑色的人像雕塑木柱迎面而来,令我想起旅行印尼多峇湖,进入峇达族村口总会看到的祖灵雕柱。我国雕塑家林序毅(56岁)的作品《我们》(2018),灵感来自去年泰北少数民族部落之行。

这种雕柱在东南亚土著部落常见,林序毅第一次采用杉板烧去烧缅甸柚木,烧出墨黑碳化的痕迹。这种古代流传下来的碳化木头的技法,能让木头防水防腐,经久耐用,木头表面纹理也更自然,林序毅去年在美国看到当地艺术家采用而引起兴趣,觉得碳化雕塑的效果不赖。

呈现人生各种表态

15-11-18_now_2_Medium.jpg
林序毅借东南亚传统雕柱呈现经常转换角色是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仪式。

自嘲为“老愤青”的艺术家借传统雕柱传达当代所感,一根根雕柱人像各涂带点神圣感的金箔,以不同的符号涂在不同的部位,呈现人生的各种表态。林序毅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仪式是经常转换角色,偶尔是王(皇冠)或是顺从者(高跟鞋),时而天真无邪(马尾)或发号施令(领口),有时是旁观者(胸口袋)或忍不住比中指(手势)、示威(雨伞)表态。

林序毅第一次与商业画廊合作的最新个展取名“仪式·进行中”,一方面,雕塑在工作方法上是长时间的动作,工作进行中其实也是仪式的进行,另一方面借鉴苏格兰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理论,人的一生或多或少离不开仪式,通过仪式让我们有重生之感。

这些作品是在林序毅和太太、版画家黄娇娥(55岁)今年初在宏茂桥工业区买下的,面积1000平方英尺的工作室内完成。这里有木工锯床、切割与丝印机器。林序毅在南洋艺术学院的教学转半职,得以抽出更多时间创作。

全场装置的视角都在眼线以上。100个雕塑罗列的大阵仗装置《一》(2018),让艺术家得以完成做组100个雕像系列的梦想。本来雕塑原型为超人飞状,恐怕百个飞人上墙面支撑不住,林序毅改成站立式,每个动作一致,手指向天。50个铜铸,50个涂上不同颜色的玻璃纤维,随意摆放,呈现参差之美感。群众之前有一个手指天的领导者。

《一》的内涵解读可以是社会、政治或宗教的,正面看是集体步伐力量大,推动社会前进,导人向善,负面看是统一动作与思维乃独裁、狂热酝酿的土壤。林序毅提及,儿时住在河水山,街道经常有游神的仪式,更有不同帮派的火并场面。刚以作品《丑》(在铜塑及不锈钢)从台湾参展“静界”归来,林序毅目睹了台南社群日常热闹的寺庙仪式,联想到新加坡九皇爷等庆典,说:“在这种人人望向同一个方向的时刻,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经过仪式之后重生转化了。就这样与大家做过一件事。”

与自身生活记忆有关联

15-11-18_now_1_Medium.jpg
版画中鸟与僧侣说悄悄话,也是很接地气的东南亚情境。

林序毅悠悠回想,很多作品其实与自身的生活记忆有关联。中央美院某教授形容林序毅的雕塑风格“土土的”“南洋”“热带”“很东南亚”,而艺术家确实生长在南洋气息弥漫的时代,如今南洋的色香味早已荡然无存。展出的五件版画中有本土八哥与僧侣说悄悄话,也是很接地气的东南亚情境,是其雕塑系列《人鸟对话》的延伸。

林序毅说起,父亲常年在印尼沿岸的沟嘴经营小杂货店,每两三年才回家一个月,在巴西班让小舢舨上下船。父亲身影一直是模模糊糊的存在,他50几岁过世时,林序毅坐快艇七小时,第一次登上听闻多年、鱼获富饶(巨大虾米海参魔鬼鱼)的浮脚屋村庄奔丧。一人辛苦带大三个孩子的妈妈,在林序毅11岁时逝世不过40几。在地的土壤孕育出质朴的艺术语言,拥有爱丁堡大学雕塑系硕士学位的林序毅从来不想做太精致的雕塑,因为体悟到“生命的不完美才是完美的。”

木雕《觅梦》的梦游者半梦半醒,身着白背心和蓝色相间的睡裤的形象,恐怕就是艺术家自己?林序毅说:“创作是自我找寻的过程,外人很难理解。整个筹备展览的过程中,我一直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而仪式正是模糊的、过渡中的状态。

展览从11月16日至12月1日,在“谁先觉”(iPreciation, 50 Cuscaden Rd, HPL House #01-01)画廊举行。周一至五上午10时至晚上7时、周六上午11时至傍晚6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