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朱比赛轶事遗曲 黄有杰向师祖致敬

本地青年作曲家黄有杰为朱比赛的遗曲配上声光,向一代作曲家致敬。(高杨摄)
本地青年作曲家黄有杰为朱比赛的遗曲配上声光,向一代作曲家致敬。(高杨摄)

字体大小:

我国国歌作曲人朱比赛(Zubir Said)曾在1984年的一次访谈中感慨地说,写《前进吧,新加坡!》令他困扰,因为篇幅太短,而要诉说的内容太多。

时隔15年,身为朱比赛徒孙的作曲家黄有杰发现自己也面对着相同的困境。他须要在3分钟的时间内,以他谱写的乐曲搭配光影投射,在国家美术馆的大草场中庭(Padang Atrium)壁面上,呈现朱比赛一生中的颠簸轶事。

31岁的黄有杰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曾一度在已故文化奖得主伊斯干达(Iskandar Mirza Ismail)门下受教,而伊斯干达正是朱比赛的徒弟。

为了向师祖致敬,黄有杰在配乐里尤其强调了小提琴的角色,因为这是朱比赛挚爱的乐器。他也选择以“Sayang Di Sayang”、《前进吧,新加坡!》、“Suhanna”这三首朱比赛具代表性的曲子为主轴,分别讲述朱比赛从印度尼西亚到新加坡追逐音乐梦想,与父亲之间的叛离与归好,以及他在晚年为孙女作曲的生命体悟。

黄有杰告诉联合早报记者,“Suhanna”虽然是朱比赛为孙女所作,但原谱早已遗失。他是在朱比赛的女儿罗哈娜博士于2012年出版的朱比赛回忆录中,凑巧看到了乐谱的照片,这才有幸谱入乐章。

“Sayang Di Sayang”曾在1940年代被当时的马来电影用作配乐,而到了70年代又在元老级马来语歌后Kartina Dahari的演绎下蹿红,在本地的乐坛历史上举足轻重。

配合今年的“昼夜璀璨艺术节”,这项兼具声光的音乐叙事属于“色质镜”(Art Skins on Monuments)的七大展示之一。

来临的2月1、2日(星期五、六),黄有杰也将与他的四名学生为观众带来现场表演,呈献多首朱比赛的经典曲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