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上,也在海里 ——评《448》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448》正是以近乎诗歌的方式,带领着观众开启自我对话。对我而言,这是一次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的难忘体验。(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448》正是以近乎诗歌的方式,带领着观众开启自我对话。对我而言,这是一次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的难忘体验。(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字体大小:

今年华艺节的剧场节目中,本地剧团避难阶段所呈献的《448》独树一帜。导演刘晓义连续第三年与华艺节合作,秉持一贯的实验精神,继 2017年《冒犯观众》挑战剧场时间的定义,2018年《爱因与斯坦》挑战剧场空间的边界之后,今年以《448》继续打破剧场规则,挑战剧场中个人与身体的概念。参与《448》的观众在演出开始时收到一本手工书,跟随书里的指示独自体验一段极其个人化的旅程,并自行决定演出的时长。《448》的演出空间亦遍布滨海艺术中心的各个角落,其中一家威士忌酒吧成为反思自我与体味情绪的重要场所。


你认识L吗?你相信L吗?
《448》的独特体验之一,即观众在购票的当下,便能通过主动发送一封邮件而定期收到来自署名为L的邮件,从而进入并参与整个创作过程。L在凌晨4点48分(据说一天中人最脆弱的时分)发送的邮件内容极为私密,从思考的剖白、私人的回忆到情绪的倾诉宣泄兼有。但L是谁?海报上出现的是导演刘晓义的脸,然而,我收到的第一封邮件就反问我:你怎么确定信的对面是晓义?L与刘晓义似乎是两个不同身份。但刘晓义的存在始终影响着一些观众对这出戏的期待和信任。当他们将书中指示与刘晓义的身份联系起来,他们对指示背后的目的可能抱有怀疑。有多相信L?在跟随L的这一过程中会得到什么?相不相信自己所体验到的情绪感知?与自己对话的这一过程感到安全吗?刘晓义高深莫测的金字招牌可能反而成为观众浸入这一剧场体验的隔阂。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