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云个展: 两代嫁妆 三代女人的故事

陈彦云的装置艺术个展叙述女人和她的嫁妆的故事。
陈彦云的装置艺术个展叙述女人和她的嫁妆的故事。

字体大小:

本地艺术家陈彦云在装置艺术个展“女人和嫁妆的故事”上,通过展示祖母和母亲的嫁妆,讲述女性嫁人后的身份认同。

陈彦云(33岁)家里现在没有桌子和木椅,她将所继承的嫁妆都搬到“灰色计划”展厅,当成装置艺术个展“女人和嫁妆的故事”的摆设品之一,加上母亲结婚时的褂服,祖母的嫁妆篮子与灯盏,说个女人和她的嫁妆的故事。

zb2803_now_3_Medium.jpg
陈彦云很高兴母亲书写灯笼上的字,新娘嫁人后,像船上一口口樟木箱一样飘向远方。

展览灵感来自陈彦云与祖母彼此之间紧张矛盾的关系。她90岁的祖母是广东海南人,在1950年代成婚,当时对好女性的定义是贞洁、美德,以及嫁妆的分量——这是她的“价值”。展厅一隅摆出两代女人的嫁妆,红包上的字是对女性的各种要求——耻、敏、俭、亲、美、德等等。

展厅中间挂起“添丁”字眼的潮州灯笼,颇有“大红灯笼高高挂”之感,展示安床后的女性所应扮演的母亲角色——生育后代,支撑家庭重任,为家人烹调美食,少女青春很快成为过去。陈彦云用炭笔与粉笔画,在木板上画出一具没头的半边女裸体像。

女性嫁人后的身份认同来自妻子的角色,陈彦云以一对藤垫木椅代表男左女右的结婚仪式,红绸布盖在女方的那张藤垫不见的残缺椅上。

另个房间展示新娘嫁人后,像船上一口口樟木箱一样飘向远方,三口箱内藏陈彦云的炭笔画,仍然是缺头缺手脚的半身裸女,对照天花板上的“囍”字灯笼,女性与货载的香料等贸易品无异,漂移到另个地方。

还没成家的陈彦云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尽管祖母已患上失智症,但丝毫不忘催婚,叨念“读那么多书,小心嫁不出去”。与祖母一起生活的妈妈杨如莲是建筑师(父亲也是建筑师),作为现代女性仍要承受社会压力。祖母会问媳妇:“什么时候生小孩?”待生了女儿后,祖母又问:“什么时候生男孩?”后来,陈彦云的弟弟出生。

陈彦云这次备展,很高兴母亲能参与,协助在灯笼上写字。作为当代女性,怎样定义女人,有什么心声,陈彦云都写在墙面上了。她说:“我已开始和过去往事和睦相处,不再那么生气了,而是试图去了解过去女性的心声。她们承受了很多,身份并不完整的。”

二度展示私密故事

这是陈彦云第二个装置个展,自2016年开始筹备,为了找道具,花了不少时间——樟木箱从中国海南工厂定做成身体的尺寸,手工灯笼来自殡葬公司,还得花时间作画。

去年获颁总统青年艺术家奖“人气奖”(5000元奖金)的陈彦云,讲述最贴身的家族蟹状肿史,引起共鸣,嫁妆是另一个关于自身家族的故事。她说自己难以讲述他人的故事,在“灰色计划”小展厅,更能展示私密故事。

陈彦云也是2019年IMPART艺术家奖得主之一,获得1万5000元奖金和5000元出国浸润经费。她说:“得奖后,我感到有压力,必须认真对待艺术创作,这令我脚踏实地。”

陈彦云毕业自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媒体学院(ADM),主修动漫,也是瑞士/马耳他的欧洲高等学院博士,论文探索新加坡语境下,身体、裸体与艺术的关系。这个课程打开了她的视野,有机会与国际哲学家、艺术家、电影人、社运分子等交流。

陈彦云在2011年创办动漫与设计工作室Piplatchka,目前是耶鲁—国大学院全职讲师,教授动漫和素描。因为教书的薪水稳定,开建筑事务所的父母亲并不反对陈彦云从事艺术创作。陈彦云也合创经营Delere Press,出版兼具影像和文字的图书,少量并在网上发行。

中峇鲁一排矮楼二楼的“灰色计划”由艺术工作者黄汉冲成立,一年策展四到六个当代艺术展,也出版书籍,接下来策划行为艺术家李文近作展。

“女人和嫁妆的故事”

日期:即日至4月27日

时间:星期三至五下午1时至晚上7时;星期六至傍晚6时

灰色计划 Grey Projects 

地点:6B Kim Tian Rd S169246

网站:www.greyprojects.org

电话:66556492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