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 X 戏剧人 以赤子之心培育艺术幼苗

青少儿广播演艺组艺术总监马业仙(左)与新加坡华乐团驻团指挥郭勇德(右),为本地少儿艺术耕耘多年。
青少儿广播演艺组艺术总监马业仙(左)与新加坡华乐团驻团指挥郭勇德(右),为本地少儿艺术耕耘多年。

字体大小:

“艺谈”邀请新加坡华乐团驻团指挥郭勇德与青少儿广播演艺组艺术总监马业仙对谈,

让大家重新认识本地少儿艺术的魅力和走向。

为少儿艺术节目拆下“低龄”“幼稚”的偏见和标签,本地艺术从业者正在默默耕耘,制作有品质的节目,点燃孩子们对于生活、艺术,以及世界的好奇心。

在青少儿广播演艺组担任艺术总监的马业仙,自1989年开始投入本地儿童广播节目的创作,这些年来制作了不少儿童合唱音乐会、儿童广播剧、相声剧等等。

担任新加坡华乐团驻团指挥的郭勇德,是2002年青年艺术奖得主。近年来,他陆续打造了《森林迷路记》《小小华乐探险家》《华乐大发现》等一系列儿童音乐会,也获得不少好评。

两人的主场虽然分别是剧场和音乐厅,然而在2016年他们携手制作音乐剧《迷失乌敏岛探险记》,展现出少儿艺术节目的可塑性。今天“艺谈”邀请郭勇德和马业仙对谈,重新认识本地少儿艺术的魅力和走向。

卞和(以下简称“卞”):制作少儿艺术节目的初衷是什么?怀着怎样的期望?

郭勇德(以下简称“郭”):最初制作儿童音乐会,我借鉴的对象是美国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他在70年代为纽约爱乐乐团制作“年轻人的音乐会”(Young People's Concert),他在音乐会上准确地为观众分析音乐中的节奏、音阶、著名作曲家的风格等等,这让我很受启发,因此我也把华乐的“吹、拉、弹、打”制作成了系列音乐会,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接触到华乐经典。

马业仙(以下简称“马”):对我而言,看到一车车的学生来到剧场,我就很欣慰了。有时候我们会把戏带到学校,这时我就常跟老师们说,孩子们平时的课业、生活压力、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够多了。到了我们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灯暗,一束追光,我希望他们全情地被舞台所吸引。娱乐和艺术是分不开的,但就差在美学上,哪怕灯是慢或快了四分之一秒都不行,小朋友们可能说不出来,但会感觉到这种专业。

给孩子空间去体会

卞:如何培养少儿对艺术的兴趣?

郭:我的儿童音乐会面对的更多是学前儿童,他们的集中力有限,需要看到一个人物,像台湾的蝴蝶姐姐、美国的Hi-5等等,于是我在音乐会上变成“音乐博士”“探险家”等等。这是因为孩子们是十分视觉的。在视觉和听觉之间,我也经常举棋不定。后来为了演绎经典二胡名作《二泉映月》,我们曾特意让乐手打扮成瞎子阿炳。虽然也怀疑过孩子们是否坐得住,但是有质量的、感人的音乐,搭配舞台灯光的效果,还是能打动他们,有些孩子离场时还在哼唱《二泉映月》。

马:“真听真看”很重要。我最怕看到家长问,你刚才学到什么呀?故事讲什么?要教我们做什么?我觉得很多东西,我们不需要说,留很多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体会。但很多节目太急于“给”,而没有给小朋友空间去体会。有时候一场音乐会,大人都在忙于向孩子解释什么是什么,而没有让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

卞:人们对少儿艺术节目有低龄化的偏见,你们怎么看?

郭:我是华乐团指挥,但我也兼顾儿童音乐会。然而在专业指挥当中,很少有人愿意“放下身段”来做儿童音乐会的指挥。(或许是以为少儿节目就是瞎闹)有些团员也会觉得面对小孩不需要卖力演出。但我坚持的是,一场音乐会可以有笑料,但乐队的演出必须是严谨的、有质量的。我很开心观众看了我的演出后,说得最多的是:“很棒,你没有把孩子当成笨蛋。”

马:我讨厌一些演出,就是死命地讨好小孩子。我总说,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是最不容易欺骗的观众……我们需要尊重孩子,在他们的生命里留下美的痕迹。想一想,彼此陌生的孩子们一起欣赏一段演出,一同唱一首歌,这种纯真,只有在艺术的舞台上才能够看到。

卞:面向少儿的节目必须具有教育性质吗?

郭:在少儿艺术的舞台,艺术家往往被当成在孩子心里种苗的农夫。但我不是想灌输孩子什么,而是更希望让演出成为一种文化熏陶,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去关心老街的故事,本地美食的来历,街戏等等失落的文化。又比如甘榜精神,这些都是新加坡“根”的文化,通过演出,我想孩子们明白这些都是相通的。

马:为了照顾到儿童的心理,节目的内容总是须要商榷的。孔子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我们团的底线。但另一方面,这些孩子如今能获得的讯息五花八门,包括暴力、情色等等,我们想要保护孩子,但是我们又能保护多久呢?

加强宣传催生本地品牌

卞:少儿艺术节目如何能形成本地品牌?

郭:其实从2016年开始,中国大陆、香港、澳门都曾邀请我们到当地举办儿童音乐会。节目因此已经逐渐成型,拥有了属于新加坡的品牌。我当初没有这样去设想,而如今“华乐大发现”系列是第二次上演,并且出版了一套有声书。我觉得从市场来说,现在对少儿艺术的需求在增加,若能加强宣传力度,或许也能成就本地品牌的诞生。

马:我们总觉得儿童不需要剧场,可并不是这样。在中国有儿童剧院,英国也有不少小剧场为儿童而设。近年我们参加天津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演出也获得了热烈反响,但本地对于儿童剧场的热情却不高……当初我们开始要做舞台剧的时候,没有一个导演愿意指导。有些说儿童剧太难,有些说不是他们的重点。我们是真的让儿童演给儿童看,这对于导演的要求不大一样,包含了教育和儿童心理等方面,而目前新加坡还没有这个资源。所以我们目前还是一步一脚印地自己找路。

很多节目太急于“给”,而没有给小朋友空间去体会。

——马业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