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何惠农 坚守指挥台50年

字体大小:

本地资深指挥何惠农执棒50年,致力于推动本地管乐发展,并花两年为《黄河》编写管乐配器。

摆在眼前的是一沓手写的乐谱,上面写着20多行的配器标注,但这并不是古典交响乐章,而是由80岁本地资深指挥何惠农撰写的《黄河》管乐版乐谱。

华人世界的时代名曲《黄河》有许多存世版本,然而由管乐来配器着实少见。乐谱由何惠农亲笔撰写,他用打颤的手指在乐谱上比画说:“看看这些乐器,放在50年代,我们可没有一个完整的管乐队能演奏这首曲子。”

出生于1939年的何惠农是一名华校生,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来到新加坡投身教育,并且曾在教育部奖学金的资助下,远赴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修读指挥和音乐教育的硕士学位。

1966年,当建国总理李光耀提出在各个学府组建铜管乐队,何惠农正是最早一批响应的教员之一,他当时是本地一所小学的校长。据他回忆,与他同期踏入当年的课外活动中心(ECA Centre)受训的教师共有45名,培训他们的是从英军军乐队请来的管乐专才,共花了一年半时间。训练结束后,他们就在本地各院校接管乐队的指导工作。

从1969年国家初级学院刚刚落成之际,何惠农担任该校管乐队指挥,至今已有50载。他也曾分别为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管乐队执棒,当今政要如李显龙总理、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都曾在他指挥的乐队里演奏。

如今,这位迈入耄耋之年的管乐指挥仍然坚守在指挥台上。何惠农回忆说,当年许多学校的管乐队被称为“军乐队”,因为早期新加坡借鉴的是英国军乐队的编制。但是由于欧洲的曲目是写给现役军乐队演奏的,有一定难度,不适合学生演奏。

为此,何惠农曾参与前往美国考察的队伍。他发现美国学校把管乐设为日常科目之一,供学生演奏的曲目和教材很多,于是新加坡从此开始引进大量美国的乐谱和教材。

军乐队可培养审美和纪律

管乐是“风之声”,由一支校园管乐队来吹奏,是校风;由一支国家军乐队来吹奏,则是国风。何惠农说,当时管乐被重视也是因为它除了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也具有纪律教育的成分。军乐队目前几乎成为每所学校的必备组织。据统计,直到2000年,新加坡有44所小学、132所中学,以及14所初级学院都成立了军乐队。

从1997年开始,何惠农花了两年时间,为《黄河》编写管乐配器。这是他十分钟爱的曲子,2012年在国大管乐队举办的一场“亚洲之夜”音乐会上,他特意选择一系列亚洲歌曲,其中就有这首《黄河》,由本地青年钢琴演奏家林岩担任钢琴伴奏。

此外,何惠农也为《小黄鹂鸟》《瑶族舞曲》等著名曲目改编成管乐版,默默地为管乐开耕、播种。

何惠农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七八十年代的管乐队即使在西方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有些人甚至觉得管乐属于二流的音乐。“但是如今的管乐采用了许多现代的配器法、和声,以及音响效果等等,也可以融入非传统的演奏方式。”

在本地,管乐也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何惠农指出,本地第一代作曲家梁荣平曾创作过管乐作品。为了鼓励更多本地作品,国大以何惠农的名义成立了一项乐谱委约基金(Ho Hwee Long Music Score Commission Fund)。该基金用于委约新作,供本地管乐团免费演奏,帮助推动本地管乐的发展。

管乐比交响乐更易接触

何惠农说,对许多中下层收入的人群来说,接触管乐比起交响乐容易得多,管乐的发展其实也能为交响乐培养更多听众。

然而何惠农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新作品不够,而是指挥专业化所带来的问题。他说,本地大部分管乐指挥都是他的学生,但有些人完全把指挥当成工作,过于机械化,他希望能找到更多愿意真心献身管乐的人,做好管乐的教育。

来临星期六,国家初级学院、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和国大的乐队校友们将为何惠农举办80岁寿辰“欢庆音乐会”。音乐会也接受捐款,希望为乐谱委约基金筹集2万5000元,开拓管乐的曲目。


11月9日(星期六)

傍晚5时

国大文化中心剧场

16元学生票、80元募捐票

上网购票:https://premier.ticketek.com.sg/shows/Show.aspx?sh=CELEB19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