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架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本书为小野的第100本书,从叛逆学生时代到当上实验教育机构校长,宛若一首人生史诗。全书分三章:第一章“不是学校的学校”,第二章“ 在最不可能革命的地方革命”,第三章“没有未来的未来”,书中的每一则故事都是小野亲身经历的人生故事。在本书序曲中,小野回忆起自己在八岁那年,年年无法升迁的爸爸在深夜酒醉之后,到厨房拿起菜刀说要去杀人,说要和那个害他不能升迁的人同归于尽,爸爸后来喝得烂醉如泥回家,呕吐了一地后把菜刀用力摔在地上痛哭流涕。小野说,从那刻开始,他就决定化笔为刀。为本书写序的吴念真说:”若非这本书里某些片段的提醒,我好像早已忘记除了彼此斗嘴、彼此窝囊之外,在那段人生的黄金岁月里我们好像还真的一起遇过某些精彩的人,做过某些开心的事,面对过某些挫折,也一起骄傲地笑过、颓丧地哭过。”(大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继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第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称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再现李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包括傅斯年、李济、游寿、董作宾、梁思永等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本书还对同济校长与教授纷争等李庄史事的真相做了探查,同时兼述李庄镇的历史、风土人情和当地官僚、士绅在抗战前后的人生命运等。(友谊)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