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 李莲 引导孩子专注地 自己解决问题

字体大小:

上周五听完资深心理咨询师李莲关于“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的讲座后,我的总结是: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亲子关系,或是同辈好友之间,无非同理心,同理心是建立其他一切的基础。

讲座主持人林弘谕,也是联合早报资深的亲子专栏专线记者,一开场就给李莲出了道难题:要培养孩子专注力,不要打断,但有时候孩子沉浸在阅读之中,错过了吃饭时间,那该怎么办?

李莲(右)指导现场观众玩游戏,考验大家的专注力。左为主持人林弘谕
李莲(右)指导现场观众玩游戏,考验大家的专注力。左为主持人林弘谕。(唐家鸿摄)

李莲则用反问的方式,试着从提问者身上得到答案。

“当你规定孩子一定要准时和家人吃饭,孩子就会学习到时间的界限感,了解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若你允许他完成阅读再吃饭,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的支持。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考虑背后的理念。”

按照孩子年龄调出专注力

讲座上李莲并未给予任何直接的解答,这恰恰说明了,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反复推敲,按每个家庭摸索出理想的方式。李莲按照孩子的年龄(幼龄、小学生、青春期)给在场的家长长辈分享她的看法。

她说:“孩子比较小的话,我们要积极回应。陪伴小孩子成长的过程像是陪蜗牛散步,要更多耐心。”

nlb_page_Medium.jpg
小小互动游戏,寓教于乐。(唐家鸿摄)

她以自己儿子为例,有一次出门,孩子的包装饮料吸管被风吹走了,孩子向她求助,她的做法是反问孩子,让孩子想办法,不要急着给他答案,让孩子花更多时间沉浸在解决问题之中。结果孩子先是到麦当劳借用吸管,太粗不行,改用喝热咖啡的迷你吸管,成功但不过瘾,最后提出其实可以拉开包装,剪开一角。李莲又引导孩子去借剪刀,无形中孩子在专注地做一件事了,根本无需去上课,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以发挥的情境。

“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有时是因为有趣,因为新鲜事物有刺激,有时是因为有任务,带着目标的,甚至是我们赋予了一件事情意义,专注力自然就会被调动起来。”

对于小学年纪的孩子,李莲的建议是“无为而治”,意思是要潜移默化去影响,而不是居高临下去表扬或奖赏。她说,家长经常会碰到孩子因为作业太难而烦躁,想要揉一揉扔掉,家长该如何回应?李莲认为应该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顺着他,聆听他们的说法,而不要急着讲大道理。

“也有家长质疑我说,这样不对,以后孩子会一直找借口。但实际上,从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当家长放手,愿意信任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因此愿意尝试。其实成人在工作上碰到困那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很烦闷的时候,有朋友分担,会得到安慰,你不会选择有个人来指指点点的,得到安慰后你就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应付学校课业,孩子其实自己的压力更大,我们在家里就要支持他,成为他的后盾。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放慢一点,让他心里接纳。”

nlb_#25_李莲.jpg
李莲建议家长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可稍微“投其所好”,让孩子有归属感,加强亲子关系。(唐家鸿摄)

至于青春期的孩子,李莲则建议“曲线救国”,意思有点像是投其所好,和青春期的孩子建立好关系,不要一见面就谈课业谈个不停。当孩子有了归属感,自然会诱发出责任感,亲子关系也就更好,形成正向的循环。

李莲认为与其做个完美的家长,不如做个真实的家长,让孩子也看见真实不完美的自己,彼此真诚交流,也让孩子了解家长真实的感受。

现场200多名观众也和李莲一起玩小游戏,考验专注力的同时,也提醒身教的重要性。

观众发问也很踊跃,提出各自的烦恼,引起全场共鸣。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