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寓言 与红色经济风暴

《餐桌上的红色经济风暴》作者尚·巴普提斯特·马雷揭露“全球化”下番茄罐头的黑色真相,披露了这项产业背后黑心、垄断的阴暗面。
《餐桌上的红色经济风暴》作者尚·巴普提斯特·马雷揭露“全球化”下番茄罐头的黑色真相,披露了这项产业背后黑心、垄断的阴暗面。

字体大小:

《餐桌上的红色经济风暴》获颁法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阿尔贝—隆德雷斯奖”,评委给的评语是:“番茄成为一则寓言,向我们娓娓诉说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故事。”

这不是一本单纯说说故事的书,而是一本令人震惊的探讨利益冲突、揭发黑幕的报道文学:《餐桌上的红色经济风暴》,也是法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阿尔贝—隆德雷斯奖”得奖作品。

全球化的商品

就如本书长长的副题:“黑心、暴利、垄断,从一颗番茄看市场全球化的跨国商机与运作阴谋”,本书作者尚·巴普提斯特·马雷(Jean-Baptiste MALET)说的正是“全球化”下番茄罐头的黑色真相,披露了这项产业背后黑心、垄断的阴暗面,也叫读者惊讶于番茄加工业之惊人暴利。

阿尔贝—隆德雷斯奖审查评委给予本书的评语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像之前那样安心选购市面上的浓缩番茄罐头,毫无顾虑地吃下一片比萨。尚·巴普提斯特·马雷怀抱一股固执与坚持,带领我们在世界各地进行调查。番茄成为一则寓言,向我们娓娓诉说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故事。”

本书引用数据说,番茄产业的年营业额高达100亿美元(138亿新元)。在全球人口消费的番茄有四分之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是意大利人、中国人、美国人……意大利的帕尔玛(Parme)是孕育这个产业的摇篮,帕尔玛至今仍然是该产业的枢纽之一。当地贸易商和工具机制造商仍在番茄全球产业链中的美国和中国这两大巨头之间扮演关键角色。

作为消费者,值得我们想多一点的是,书中提及,加工用番茄是“遗传学家制造出来的一种水果”,被设计成能够完美适应加工程序。“它是全球化的商品,一旦经过加工、装入桶子,就能够长途跋涉,可以运送环绕地球好几圈,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上。”

同时,加工用番茄并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它比新鲜番茄更重、更密实,因为它的水分相对不多。加工用番茄的皮很厚,咬下去的时候皮有点硬,口感爽脆,而加工用番茄偏硬,因此耐得住卡车长途运送,也耐得住被机器折腾。

番茄工业的马可波罗

尚·巴普提斯特·马雷为法国记者,他的家乡是普罗旺斯,2011年,他在当地一家老字号番茄酱生产工厂“小木屋”(Le Cabanon)外面发现了浓缩番茄桶,上头标签写着“番茄果泥,中国制造”,小木屋是法国最大的番茄酱生产工厂,几乎供应了法国番茄酱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他很惊讶,普罗旺斯农产丰富,甚至有法国农场美誉,为何需要来自中国的番茄果泥?

在好奇心驱使之下,马雷行遍万里,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北美洲,从中国到意大利、美国、非洲、加拿大、西班牙,甚至花了两年的时间到罗马生活,学习意大利文。马雷走遍无数的农田和工厂,采访这个产业重要的领导者,也采访了默默无闻的工人,一些赤贫的农夫及贫民窟的采收工,在调查过程中,他碰了不少钉子,却仍锲而不舍,追查真相。

在马雷的追查下,他发现“小木屋”工厂已被中国企业中基实业并购,当地的茄农纷纷转行。然而“小木屋却依然继续销售法国民众过去熟悉的知名产品,只是原物料来源都改成是从新疆进口的番茄糊。罐头内的酱汁依然是在法国一座具有历史色彩的工厂‘制造’,继续合法沿用‘法国制造’的标签,上面还有小木屋著名的商标。不同的是,原料已经换了产地,但是并没有什么条文规定非标示出来不可。小木屋就这样以它的品牌或是以通路商的品牌,贩售这些‘普罗旺斯番茄酱’,产品遍布欧洲所有的超市。”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成立于1994年的中基实业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在新疆大规模种植番茄。2000年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番茄糊生产国,2004年并购法国“小木屋”,取代了这个昔日的法国番茄罐头王国。

本书也指出,意大利老字号企业从中国进口廉价浓缩番茄糊,二次化学加工后,以意大利高级食材的形象外销世界各地。

有趣的是,作者指出,在番茄工业里,意大利扮演了“马可波罗的角色”,换言之,是意大利人把中国人领进番茄加工业的大门。第一批生产制造设备是意大利送给中国。意大利帕尔玛的设备供应商来到中国帮忙设立工厂,协助生产制作,确保专业知识和技术移转、培训员工……一切都由意大利人包办,很多设备也都是来自意大利北部的罗西&卡特里公司,或是荷西公司。中国生产的番茄糊会卖到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地区的卢索公司或柏迪公司。意大利人不只供应机器设备,从一开始,他们也向中国购买番茄糊。

亨氏集团伪造历史

但普罗旺斯番茄工厂的故事并非特殊个案,在美国、欧洲等地区其实普遍可见,本书也花了不少篇幅揭开美国早期跨国企业及食品生产巨头亨氏集团(Heinz)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经营内幕,而亨氏之所以成为“传奇品牌”,正因为它早早就在番茄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亨氏崛起后,早在还没有人知道何谓全球化的年代,就为番茄打造了一段货真价实的“全球化历程”。本书也写到了亨氏企业并购英国一家浓缩番茄品牌后,工人失业,原料改在荷兰生产,产品贴的却还是英国品牌标签。作者也叫读者看到,亨氏集团伪造历史,获黑心番茄加工调配秘方等黑幕。

亨氏采用的是家长式管理,公司连员工的休闲去处都做出安排,但它成功度过了经济大萧条,获得两届共和党总统的推崇。

本书内容牵涉颇广,例如书中还提到意大利番茄与“农业黑手党”洗钱之间的关系,以及跨国犯罪组织利用非洲难民潮,在意大利剥削黑工劳动力的残酷真相。

(《餐桌上的红色经济风暴》可在友联书局买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