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汤申19世纪回忆录 描绘本地早期生活风貌

国家博物馆出版的《一位早期在新加坡的绘测师》,是汤申的传记,封面绘图出自汤申手笔。
国家博物馆出版的《一位早期在新加坡的绘测师》,是汤申的传记,封面绘图出自汤申手笔。

字体大小:

汤申出生于1821年8月10日,16岁时飘洋过海从英国来到槟城工作。1837年8月途经新加坡,短短一天便让他爱上这座岛。四年后,他受邀到新加坡担任绘测师,如愿以偿,此后在新加坡工作生活10年。

在新加坡时期,汤申负责建造24英里(约34公里)长的汤申路(当时叫做实里达路,与现在的实里达路不同),造了几座桥和医院,并受邀建造白礁岛的霍士堡灯塔。

1853年,汤申患病必须回国修养,离开了新加坡。1856年,他移民新西兰打算提早退休,没想到名气太大,被当地殖民政府聘请为首席绘测师,得以继续展现才华,直到1879年退休。

汤申于1884年逝世,享年63岁。

回忆录记录马来亚图景

除了绘测与工程,汤申也是一名无师自通的画家,他也出版回忆录,文字平易近人。这些文字与绘画作品记录了珍贵的1830年代末至1850年代初的马来亚图景。

他的回忆录《远东生活的窥探》(Some Glimpses into the Life of Far East)于1864年在伦敦出版,目前可以通过谷歌书籍平台找到免费的电子扫描本。

汤申初抵新加坡时就被眼前美景给震撼:“参天大树傲然独立,或站在半被开垦的山丘与岛屿之上,让眼前的景观更壮丽,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没见识过的壮丽景象。”

不过后来他到新加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新加坡内部的许多问题。他记录了新加坡当时的情景:“新加坡,在那时候还是一个3万人居住的城镇。那里集合了几乎全地球的国民,至少可以找到一两个来自各文明国家的国民,不过还是以华人和马来人居多。欧洲人聚居的地方镶嵌着气派的豪宅,以及商人与官员的别墅。市镇华人区的建筑密密麻麻,响彻繁忙的交通。马来人则住在郊外的乡村里,他们的房屋以木头搭建,并铺上叶子。在华人与马来人生活的地方,经常发生火患,殃及数百户家庭。”

汤申谈到殖民地虽然禁赌,但赌博是华人普遍的爱好,马来人也热衷于斗鸡活动,禁止不了。治安败坏的情况下,华人与马来人居住地经常发生劫案。此外还有就连政府也惧怕的私会党(Tan Tae Hoey,应该是指天地会),用文西·阿都拉的话形容,就是无法无天的恶霸。虽然当时的欧洲人不受影响,但他说,贫困的华人、印度人、欧亚裔却深受其害。

入夜骑马踩到尸体

汤申还在书中形容某次他入夜时骑马北上时,踩到尸体的恐怖画面。

汤申戮力批评殖民地官员榨取利益,警官俸禄低微只好与不法分子合作,赌馆鸦片馆盛行。他指出,无法禁止的更大原因是,殖民者收租牟利,因而纵容犯罪。

不过在汤申的绘画里,新加坡却是歌舞升平,各族融合。

在国家博物馆出版的《一位早期在新加坡的绘测师》(An Early Surveyor in Singapore)封面,就出自汤申手笔。画中各族人民聚集大草场上,背景是安德鲁教堂、阿美尼亚教堂、福康宁山,祥和融洽。

悦读@NLB本期主讲人刘家明指出,这其实是汤申的愿景,他希望看到各族人民和谐共处。

《一位早期在新加坡的绘测师》可在图书馆借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