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馆将于2 0 1 7 年初成立常设“金庸展厅”,细说一代文人查良镛(笔名金庸)传奇。查良镛乃香港《明报》创办人,也是名满天下的武侠小说家, 《明报》特策划《金庸专辑》,隔周二刊出,缕述查先生之办报及其武侠小说种种。《联合早报》获《明报》授权隔日转载,以惠金庸的广大读者。
【第七回 专访蔡澜】
上世纪80年代初,《明报》副刊星光熠熠。倪匡写“科学幻想小说”、黄霑写“随缘录”、林燕妮写“紫上行”,还有严沁、王亭之与王司马。一个“小子”由电影界跑过来加入《明报》铁笔大军,这位被倪匡和金庸形容为“小子”的,就是后来与金庸、倪匡、黄霑成为好友且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蔡澜在四子中排行最小,人前人后都十分敬重金庸,庆幸能成为他同世代的人。蔡澜与金庸相交由《明报》副刊一个专栏开始,当他为庆贺金庸作品问世60年应约接受访问,和记者畅谈与金庸的往事,也是由爬格子的那些年谈起。
蔡澜10多岁开始看金庸,80年代初,他开始由电影公司的幕后工作中抽空从事写作,成为报纸的专栏作家,当时,他希望也在《明报》撰写专栏,理由很简单——“因为写专栏,你不在《明报》写是没有江湖地位的”,说毕,他朗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