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陌生人家里用餐

苏家院子里的植物和香料草都走进盘中。
苏家院子里的植物和香料草都走进盘中。

字体大小:

科技的演变改变人们的餐饮习惯。懒得上馆子,可通过手机点购,让热腾腾的家厨美食送上门;想体验社交化的餐饮形式,可选择到别人家中作客,品尝对方的家厨手艺;更有人在大房子重造甘榜精神,提供菜园直接上餐桌的私房菜,与陌生人用一顿饭,相知相交。

数码时代,零距离餐饮已到来。

重现甘榜精神

东部私人住宅区中,有一栋称为“独树艺屋”(One Kind House)的老房子,主人家敞开大门迎来四方客人,公众能入内参观,也能到来享用私房菜。

这里是私房菜馆、咖啡座、菜园、画廊结合一体的创意空间,也是鼓励互不相识的人交换点子,相知相交的地方。主人说,要在独树艺屋重现甘榜精神。

房子属于黄氏家族,住在这里的是本地著名画家黄意会。半年前,他的外甥苏怀安突发奇想,将这里转成“友善人相聚相交”的空间,黄意会马上附和。

苏怀安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小时候住甘榜,我们随意进出邻居的家,相互照应,食物和家用品也不吝分享。一到两代人之后,这样的关系已经消失。我们希望通过独树艺屋,让现代人,尤其是年轻孩子,再次感受甘榜温情。”

走进大门,前院满是绿意,开放式大厅四处摆放古早味的家具,墙上墙角都是黄意会的画作,再往前走是冰箱和精品咖啡机,为客人提供各色饮料。踏入后院,一旁是长长木桌,一边是宽敞的开放式厨房。

苏怀安说,花一年劝说母亲,也就是黄意会的姐姐开放房子。没料到母亲竟成了这里最重要的人物。原来,独树艺屋开始定期举办晚餐聚会,任何有兴趣参与的人,都能够通过面簿订位,每人收费$30起,“苏妈妈”就是私房宴会的“总厨”。

对苏怀安来说,这绝不是一门生意,开放家门让网友聚餐,是让大家有多一个交流互动的方式,建立社群凝聚力,所收取的费用则全用以抵消食物开支。

母亲亲自下厨,做出来的春卷、咖喱、米暹当然有家的味道。巴刹买回来的材料以外,许多香草和调味料都源自后院的“百草园”,当中种植的秋葵、番薯、香茅、菠菜、长豆、香蒜等蔬菜和香料,都出自黄意会的手。

黄意会认为,有这么得天独厚的空间,不妨就用它经营自己追求的生活态度。

苏怀安的母亲为访客做菜后,心境也开朗。

他说:“年轻一代居住在钢筋水泥的环境,来这里看着花花草草如何走入食物,也是一趟特别的学习旅程。”

苏怀安认为,独树艺屋不但是展示城市耕作、培育互助互敬甘榜精神的空间,也让有共同理念的人们脑力激荡出新点子的地方。这里举办不同主题的讲座和课程,他也结识不少新朋友,研创有关耕作灌溉的新产品。

他相信,独树艺屋把住家开放给公众的运作方式,可以当成“下一代民众俱乐部的参考蓝图”。苏怀安说:“以母亲为例,自从有机会接触更多人,为访客做菜后,心境变得开朗许多。如果开放住家让母亲延年益寿多十年,当然非常值得。”

网站:www.facebook.com/onekindhouse

到别人家用餐

想走进陌生人家中用餐,让对方为你烧菜做饭,下个月推出的手机应用Dine Inn,就提供这种别开生面的餐饮方式。

Dine Inn是由本地餐饮业者李泽伟和资深厨师张添来(Eric Teo)花费六个月打造的餐饮方式。想要在家中展示厨艺和招待客人,同时赚取收入的公众,能在Dine Inn报名成为“东家”(host)。公众能够通过手机,浏览东家提供的菜单、收费、地点,选择到他们家作客用餐。

李泽伟(40岁)受访时说,新加坡人喜欢吃,也喜欢尝试新的餐饮体验,Dine Inn就提供了全新的社交餐饮方式。无论是东家还是客人,都能在Dine Inn促成的聚会中结交新朋友,也确保每场宴会都有新意。

他说:“Dine Inn的目的不是要和现有餐饮业者竞争,我们旨在为国人提供餐馆和小贩中心以外的多一种选择,这种餐饮方式最多只占整个市场的1%。”

为住家厨师和宾客搭桥的应用在外国并不少,较受欢迎的VizEat和Plate Culture都有本地厨师。李泽伟观察,这些应用的大多数宾客用户都是来新旅游,希望通过社交餐饮进一步认识新加坡文化的外国人。

下个月便可在苹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找得到的Dine Inn,针对的是本地客,网罗的东家已超过300人,能够在家提供各式菜系。他们也能够在家烹煮后,把食物外送到客人住家或办公室,带来更多便利,应用开发者抽取每笔交易的两成当营运费。

李泽伟说:“这些东家需要参与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核准的基本食物安全课程,Dine Inn也为东家们投保,让东家和客人能够安心用餐。”

李泽伟认为新加坡人喜欢尝试新的餐饮体验。

在金融业任职的黄业掀(36岁)向来就喜欢在家主办聚餐和朋友聚会,接触Dine Inn后决定试试看,提供结合东南亚风味的套餐。

她说:“我没有所谓的长远计划,当前希望一两个周末能让客人来家中用餐,一方面实验新食谱和提升厨艺,一方面则希望认识更多新朋友。”

原本是会计师的莉娜(37岁)现为全职家庭主妇,照顾两名孩子,烘焙蛋糕也成为生活重心。她说:“原本在面簿和网站售卖蛋糕,现在希望通过这个途径售卖四种蛋糕,开拓客源。”

曾经经营学校食堂档口的龙美君(29岁)则说:“我拿手的咸蛋黄鸡翅、干捞叻沙,亲友不时都会跟我订购。加盟Dine Inn后,希望更多人吃到我们做的家常菜肴。”

龙美君(左起)、莉娜、黄业掀先后报名成为Dine Inn“东家”。

尝尝邻居的家常美食

在家煮的食物最美味,本地全新应用Share Food让无法在家烹调食物的用户,能尝到邻居的家常美食。

Share Food是由三人团队开创的本地应用,创办人之一卢佩雯(29岁)说,他们都喜欢源自家中的美味,但现代家庭因工作忙碌,许多人只在周末才在家做菜,周日晚餐大多在外解决,住家周围选择也有限。三人于是开发应用,将“家厨”和寻找家常美食的用户连接起来。用户使用应用搜索住家附近的家厨,浏览他们提供的佳肴,选定购买后,一餐就会递送上门。

卢佩雯认为Share food能让无法全职工作的人多一个收入来源。

Share Food上周刚推出,至今下载次数已突破2000次,有200多名家厨注册,提供中餐、西餐、印度餐、健康餐的多元口味。此外,用户也能在应用中和Share Food博客网站浏览家厨的食谱、餐饮趋势报道和烹饪示范视频。

卢佩雯说,这个应用让用户免费使用,也不向家厨抽取利润,营运模式建立一个蓬勃的美食社群,然后和餐饮品牌合作,推出相关的产品行销内容。

她说:“应用一方面让用户不用亲手下厨,就能够尝到有别于小贩中心和餐馆的家常菜肴;一方面让对烹饪有热忱的人,多一个平台分享美食。这也让无法全职工作的家庭主妇或是退休人士,多一个收入来源。”

许雪玲(46岁,销售行政员)热衷烘焙,每逢周末都会为家人下厨制作蛋糕和各色甜点,接触Share Food后就决定一试,在网上售卖芝士蛋糕和吉蒂猫杯糕,开通四天后接获三个订单。

她说:“虽然友人偶尔会通过面簿向我订购蛋糕,但做糕点纯粹是兴趣,加入Share Food,最终目标也未必是创业,而是能够借助机会尝试新食谱,收集客人回馈提升烘焙技巧。如果客人认为我做的蛋糕好吃,有满足感就足够了。”

许雪玲借助Share Food尝试新食谱。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