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性 哺乳路上不孤单

要想快乐哺乳,除了母亲本身的准备要充足,也需要伴侣、家人、雇主,以至社会的支持和付出。(iStock图片)
要想快乐哺乳,除了母亲本身的准备要充足,也需要伴侣、家人、雇主,以至社会的支持和付出。(iStock图片)

字体大小:

众所周知,哺乳对母亲和孩子都有益,但哺乳妈妈,尤其是职业母亲,因为哺乳而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却经常被忽略。配合世界哺乳周,两名新生儿科医生、两名职业妇女及本地哺乳母亲支援团团长,受访分享各自哺乳面对的困难及克服挑战的方法,希望鼓励哺乳母亲,也提醒大家:哺乳妈妈需要家人、雇主、同事和社区各方支持,才能顺利并快乐哺乳。

世界哺乳周(World Breastfeeding Week)从今天开始,今年的主题“一起支持哺乳”(Sustaining Breastfeeding Together”强调哺乳妈妈需要家人、雇主、同事和社区各方支持,提醒我们哺乳绝对不只是妈妈的事。

如果缺乏支持和谅解,许多哺乳母亲,尤其是第一次当妈妈的职业女性面对非常大的压力。

三年前生下第一胎的王燕君(35岁,行政助理)说;“哺乳其实会给母亲造成压力,例如乳汁不足时,心情很容易沮丧,也会觉得自己无法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养分。有些长辈非但不给予鼓励,反而尝试说服新妈妈停止哺乳,她们会觉得宝宝要喝奶粉才有饱足感,这样也比较容易知道宝宝喝了多少奶。”

产假期间,王燕君坚持哺乳,返回工作岗位后则因母乳不足而停止哺乳。

她说:“我告诉自己,宝宝至少喝了一点母乳,总比完全没喝好。”

黄梅燕(34岁,公关顾问)两年多前产下大儿子,宝宝无法好好含乳导致奶水不足,她的乳头因此皲裂并流血,让她疼痛不已。

她说:“很多产妇在生产前都不知道哺乳实际上有多困难,所以无法顺利哺乳时就会怪罪自己,认为自己不是好妈妈。加上许多强烈主张哺乳的母亲会说无论多辛苦,多疼痛,都必须继续努力,这也是新生母亲的压力来源。是不是放弃哺乳,我这个母亲就不够称职了呢?”

黄梅燕强调:让宝宝正确含乳是妈妈和宝宝的学习过程。她虽明白这一点,但生产后荷尔蒙突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为了学习正确哺乳姿势,黄梅燕除了在生产住院期间积极向护士请教,出院后也约了私人哺乳顾问上门。练习越久,哺乳越顺利,但她坦言自己不像一些母亲一样享受哺乳过程。何况必须兼顾工作,她为了更好掌控时间,就在大儿子4个月大时停止直接吸奶,改而哺喂她自己挤出的母乳。快满一岁的小儿子则是主要用奶瓶哺喂乳汁,只有出生后两个月偶尔直接吸奶。

挤奶哺喂同样算哺乳

上网浏览亲子网站和论坛会发现:有些母亲坚持必须由宝宝直接吸奶,才算是哺乳;如果由母亲挤出母乳,再装入奶瓶哺喂孩子,其实不算真正哺乳。

对此,本地哺乳母亲支援团(Breastfeeding Mothers’Support Group,简称BMSG)团长赵依玲(35岁,全职妈妈)认为:哺乳其实不用执着于形式,无论直接吸奶或间接哺喂,同样都算哺乳。

20170801_lifestyle_breastfeeding1_Large.jpg
本地哺乳母亲支援团团长赵依玲认为:哺乳不用执着于形式,无论直接吸奶或间接哺喂,同样都算哺乳。(受访者提供)

她说:“让宝宝直接吸奶确实具有独特效益,但职业妇女回返工作岗位后不太可能继续这么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间接哺喂。无论哪一种形式,母亲都必须付出劳力和时间,宝宝也都能喝到母亲的乳汁,所以一样都算是哺乳。”

备考国际认证哺乳顾问的赵依玲有三个孩子,年龄分别为1岁、5岁和8岁。请她总结本地母亲停止哺乳的原因,她从宝宝出生谈到母亲回返工作岗位后的诸多挑战。

产妇哺乳诸多挑战

首先,本地只有三家医院(竹脚妇幼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和新加坡中央医院)获得“爱婴医院”(Baby Friendly Hospital Initiative,简称BFHI)认证,所以选择其他医院,尤其是私人医院的产妇未必能在生产后及时得到适当支持。

坐月期间,产妇的母亲、家婆或坐月妇可能因为不熟悉哺乳而无法好好支持产妇哺乳。例如她们可能认为必须同时补上奶粉,也可能为了让产妇好好休息而坚持用奶瓶喂宝宝喝奶。

赵依玲说:“太早使用奶瓶喂奶,可能让宝宝难以直接吸奶,结果产妇要继续哺乳也会遇上困难。许多产妇的哺乳‘希望’都是在坐月期间破灭。”

即使坐月期间成功哺乳,之后是否能持续哺乳还是未知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一直到六个月大都应该完全喂哺母乳,六个月大到两岁或以上则应该提供母乳及适当副食品。但对于职业妇女来说,产假不足,上司或同事不够体谅,或是工作地方没有适合挤奶的地方,都是哺乳路上的绊脚石,要持续哺乳至少六个月或许没有想象中容易。

赵依玲说:“哺乳期间,母亲每天必须定时挤奶,但上司或同事可能不尊重她的需要。公司也可能要求母亲必须在厕所挤奶,但挤奶是为了给宝宝喝,厕所实在是不够卫生也非常不恰当的地方。”

成功哺乳需要充足准备

了解产妇面对的挑战,接着就要对症下药,才能鼓励产妇哺乳。

竹脚妇幼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兼资深顾问医生蔡美娟医生是医院的“爱婴医院”执行团队主席,本身亦为职业妇女哺乳典范。产假结束后,她成功兼顾工作与哺乳需要,三个孩子分别哺乳20个月、28个月和34个月。

20170801_lifestyle_breastfeeding2_Large.jpg
竹脚妇幼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兼资深顾问医生蔡美娟医生全家福,她的三个孩子分别哺乳20个月、28个月和32个月。(受访者提供)

蔡美娟医生引述2011年的全国哺乳调查结果:“产妇出院时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0%,六个月后则降低到0.8%,而职业妇女停止哺乳的最常见原因就是乳汁不足(60%),以及必须回到工作岗位(24%)。”

蔡美娟医生说:“只要有充足准备和调适,产妇回到职场后还是可以继续哺乳,不过必须生产后不久就开始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确保母乳量充足、挤奶并贮存母乳,以及帮助宝宝的看护人做准备。例如宝宝交给保姆,就要让保姆明白哺乳的重要,也要澄清对方对于哺乳的误解。有些保姆认为宝宝喝了存放在冰箱的母乳会肠胃不适,但从冰箱取出的母乳其实都会加热后才给宝宝喝。

更多建议可参考竹脚妇幼医院官网

成功哺乳需要多方支持

成功哺乳不能由母亲孤军作战,除了母亲本身的准备,也需要伴侣、家人、雇主,以至社会的支持和付出。

蔡美娟医生建议如下:

1、伴侣的鼓励和支持有助母亲尽量延长哺乳期,对促进夫妻感情也有帮助。

2、伴侣和家人除了给予精神支持,也可负起家务责任,并照顾孩子(如为孩子换尿布和冲凉),让母亲有时间休息。

3、雇主可提供哺乳室,保护母亲隐私。

以竹脚妇幼医院为例,哺乳室设备齐全,像吸乳器、蒸气灭菌器、水壶、瓶刷、储存柜、冰箱等都能供员工使用。

4、雇主可为职员提供弹性工作安排,让母亲定时挤奶。

蔡美娟医生:“有些母亲因为工作性质无法抽空挤奶,我就鼓励她们在产假期间贮存母乳,方便产假结束后哺喂,以及在下班后和休息日继续哺乳。这样总好过完全没有哺乳。”

5、公共地方如商场和巴士转换站应设有哺乳室。

6、通过公共教育,提高社会对于母亲公开哺乳的接受程度。

新生儿专科医生谈哺乳经验

竹脚妇幼医院新生儿科顾问医生江钻仪去年9月生下儿子,住院期间哺乳非常顺利,问题出在出院后。

20170801_lifestyle_breastfeeding3_Large.jpg
竹脚妇幼医院新生儿科顾问医生江钻仪希望继续哺乳直至儿子一岁或更大。(受访者提供)

江钻仪医生每两个小时就让孩子吸奶,但奶水量稀少。她约了医院的哺乳顾问,结果检查时发现乳腺阻塞,所以乳汁都留在乳房,导致乳房肿胀,哺乳顾问便亲自用双手为她推按,以便缓解阻塞状况。

江钻仪医生说:“之后每次哺乳后,我都勤于按摩乳房,如果有剩余母乳,也都会挤出来。母乳量开始增加,和孩子一起改善吸奶姿势后,乳头疼痛的问题也解决了。要不是及时寻求协助,诊断出并解决乳腺阻塞问题,我想我的哺乳应该会失败。”

如今回到工作岗位,江钻仪医生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无法定时挤奶;挤奶次数少了,母乳量也随之减少。不过,她每天一到家就会让儿子吸奶,每晚也一定满足儿子需要,让他随时吸奶。

江钻仪医生说:“我希望继续哺乳直至儿子一岁或更大。每天下班回家后的哺乳时间对我来说非常特别也让我期待,看到儿子吸奶时以及吸奶后那满足的微笑,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和疲累都会瞬时消除。”

提倡哺乳的公开活动

1. 竹脚妇幼医院健康哺乳婴儿比赛

为鼓励并支持母亲哺乳,竹脚妇幼医院除了举办健康哺乳婴儿比赛,也会在比赛现场举行集体哺乳活动,欢迎哺乳母亲参加,公众也可投票参与“人气宝宝”投选活动。

日期:8月5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10时半至下午4时

地点:大华广场(United Square)购物中心B1广场

2. 本地哺乳母亲支援团年度集体哺乳聚会

本地哺乳母亲支援团(BMSG)举办的第六届年度集体哺乳聚会(The Big Latch On),活动适合一家大小。妈妈们可以搜集哺乳与育婴资讯,孩童可以听故事和领取造型气球,支持哺乳的爸爸们则可以免费获得Fat Papas汉堡。

日期:8月5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9时至11时

地点: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20 Upper Pickering Street)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