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语言的藩篱 越来越多 英语剧演员 演华语剧

字体大小:

在本地,曾经可说是泾渭分明的中英文戏剧界,近年来,不仅在各自剧目中程度不一地实现了对别种或多种语言的包容,甚至连中英剧场的新生代演员也“互通”,特别是一些自认是“红毛派”的演员,为能自如地使用华语诠释角色,在台下花了不少心血。几位受访的演员指出,具有双语能力应该是未来本地剧场演员所应有的素质。

中国著名话剧演员、导演夏川曾说:“台词是语言水平的最高境界!而生活语言,是人人都会的,当然水准会有高低,但再怎么高,都是无法和台词相提并论的。”

夏川一言点明了戏剧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关系,从语言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认同舞台是“高于”现实生活的,因舞台、尤其是话剧舞台所使用的语言,是对生活语言的投射、提炼、升华——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本地戏剧舞台上所使用的语言高度反映了生活语言的使用状况。曾经可说是泾渭分明的中英文戏剧界,近年来,不仅在各自剧目中程度不一地实现了对别种或多种语言的包容,比如在华语剧中出现英语对白,英语剧亦然,还有对马来语、淡米尔语的使用,甚至连中英剧场的新生代演员也“互通”。

一些原本就双语能力俱佳的华语剧演员涉足英语剧演出,早已不是新鲜事。这几年来,蔚为风潮的是年轻英语剧演员“过档”到华语剧舞台,其中一些演员承认自己是“红毛派”,但没有人觉得这是他们在舞台上堂而皇之展示“烂华语”的借口,为表达对华语剧及观众的尊重,也为扮演好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其实在台下花了不少心血和功夫,才能做到自如地使用华语来表演和塑造角色。

zb_0420_cj_drama3_Small.jpg
卢家伟上月演出自己第一部华语、方言剧《有时月光》。(TOY肥料厂提供)

决定双向发展

去年5月从拉萨尔艺术学院音乐舞台剧系毕业的卢家伟(Joel Low),上月底参演了自己戏剧生涯中的第一部华语、方言音乐剧《有时月光》,此前,他在校内校外参与的多为英语剧。

“我当时还犹豫到底要不要去为TOY肥料厂《有时月光》试镜。”卢家伟说,“我的华语本不算太流利,更何况《有时月光》还要说福建话。最终去了试镜,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卢家伟特别标准地说“好hào玩”。

“华语剧并没有那么难演,也不难懂。”他说,“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没演华语剧前,我只是一个华语剧观众,去看了北京人艺和本地剧团的多部华语剧后,我的感想是,即使是华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强,也不影响一个人去看懂,进而爱上华语剧。这可以说是启发我去演华语剧的重要原因,我决定今后往华语和英语剧场双向发展。”

在卢家伟观察中,不少年轻演员开始游走在中英舞台上,他预见会有越来越多演员遵循这种发展模式。“我可以说这是必须的,演员们得工作,新加坡市场这么小,如果能说多种语言,演出机会自然更多。”

精进台词功底

演员陈思敏(Jo Tan)认同卢家伟的观点。“我赞成中英剧场的演员们互相交流,去对方舞台上演一演,演员本身的素质也能提高。关键是,本地演员们多是自由职业者,学双语是非常必要的,有才华的演员太多了,而且也面临外来演员的良性刺激,语言是演员竞争力的一部分。”

这位演出过粗估50余部英语剧的实力派女演员,却只参演过约10部华语戏剧作品。她一直有心演华语剧,但以前为华语剧试镜时常被刷下来,直到八年前第一次出演TOY肥料厂的《雨季》,才打开她的华语剧场之路,后来也被实践剧场相中,2012年演出《老九》。

“像吴文德导演,喜欢给新手机会,不会特别去限定演员的类别,更不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华语不好,他放手让演员们玩这一点,给了我很大信心。”陈思敏说。自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演员得有意识地去强化华语。

上了九年剧场的华文台词课后,陈思敏才发现在生活中她的华语读音读错了太多,深刻体会到生活语言和舞台语言的巨大差别。她意识到,要登上华语剧舞台,必须精进台词功底。“没什么简单的方法,只能多上课和多练习,我的标准就是让台下观众看不出我是来自英语剧场的演员。”

她更指出,华族的英语剧演员演华语剧,非本地戏剧界的单一现象。“本地许多不同族裔的演员,也在英语剧和他们的母语戏剧,如马来戏剧、印度戏剧间游走,这是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的表征,也反映出本地演员的语言能力。”

zb_0420_drama1_Small.jpg
叶贞芳(左)和陈思敏(右)在新剧《四马路》中的扮相。(龙国雄摄)

突破心房,拥抱华语

目前正和陈思敏一同出演实践剧场新剧《四马路》的演员叶贞芳(Ethel Yap),在陈思敏和卢家伟眼中,是近年来由英语剧场往华语剧场发展相当成功的演员之一。

事实上,叶贞芳出演第一部华语剧仅是四年前,那是实践剧场的《天冷就回来》,当时她只是个负责合唱的群演,没有任何台词却已压力颇大;而在2016年实践剧场的《聊斋》中,她则跃升为女主角之一,演绎古色古香有传统韵味的台词,细腻的演出获得佳评。

“从根本上说,语言不是剧场的障碍,说华语台词、唱华语歌真的不难,难的是突破心房,拥抱华语。”毕业自伦敦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并有歌手身份的叶贞芳说:“华语剧是我给自己设下的挑战,演员毕竟不能总安于一个舒适圈,这样难有突破。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中英剧场演员交换演出舞台,也显示了本地剧场人才的流通,希望观众对我们抱以开放态度,也期待有更多导演勇于试用新人。”

叶贞芳相当感谢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给予的鼓励和耐心,她说自己从和郭践红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挖掘出对华语剧的热情,进而找到勇气,去争取自己想演的华语剧角色。

当然,仍有观众觉得有些英语剧演员的台词水平有待提高,叶贞芳说观众要求高是可以理解的,但观众若能看到并认可这些演员在排练中所付出的更多努力,相信会给这群华语剧场的“新兵”带来更多鼓舞。

zb_0420_cj_drama2_Medium.jpg
陈思敏(中)在英语音乐剧《假凤虚凰》中演出。(野米剧场提供)

戏剧语言分类目前仍需要

几位演员都指出,尽管目前有华语剧和英语剧的分类,本地剧场未来或许可逐渐模糊对华语剧、英语剧的严格界别,因许多编剧都意识到本地的社会现实和语言现状,在原创剧本中呈现出新加坡多语社会和多元文化的特色,因此双语剧、多语剧近期频出。

“比如《四马路》,就有华语、英语、马来语、日语、德语、法语等多个语种,特别丰富。”叶贞芳说,“不过,我觉得华语剧、英语剧这一分类的存在,是为了照顾一部分原本惯于看单一语言戏剧的观众,让这部分观众在接受新剧目时比较舒服一点。”

“没错,我也感到中英戏剧各有忠实观众,观众群体不同。”卢家伟说,“这种情况下,还是要看台词的语言比例,看各语种掺杂多少,譬如,一个作品中,华语台词占多数,还是应被称为华语剧。”

陈思敏说,戏剧的语言分类也照顾了来自外国想观赏本地表演的观众。毕竟不谙华语或英语的海外游客在买票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听得懂的语言来观剧。“对于本地观众而言,我想戏剧的题材、主旨或性质,是吸引他们要不要来看戏的首要条件,语言应该不是决定因素。”

不应为迎合年轻观众降低台词标准

时下相当多年轻人,尤其是千禧世代“新派文青”也纷纷“进场”,成为新的观众来源。在新加坡年轻人华语能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演员们不觉得戏剧应该降低华语剧台词标准,来一味迎合年轻观众,年轻人的“红毛华语”或洋腔洋调更不该是舞台上的常态语言。

叶贞芳说:“很简单的一点是,如果语言不准确,那么要表达的感情也不精准。”

正统戏剧本身的感召、引领和教化功能,须建立在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上,这包括对语言文本的正确使用。

卢家伟感叹道:“看一看九年剧场的演出,你会被导演和演员们对华语的尊重和用心而感动,你会发现:标准华语不仅入耳,也带来一种美的心灵感受。”

当然,所谓的红毛华语或街头巷尾皆可耳闻的草根华语,在卢家伟看来,亦非完全不能登大雅之堂。“得看不同戏剧主题和导演的要求,如果是时代剧、古装剧的话,不标准的华语肯定不行,如果是反映时下新加坡人生活的写实剧,倒未尝不可吧。”

演华语剧的“副作用”

几位演员一致赞同,跨足华语剧对他们来说,无论从艺术生涯还是个人生活上,都有极大助益。

卢家伟满怀感激:“我非常感恩自己能参演华语剧,把在专业舞台的第一次献给了华语剧场,是我的荣幸,今后,我的华语会说得越来越好。”

“演华语剧绝对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化上的欣赏。”叶贞芳笑说,“我也能把粉丝从英语剧场带进华语剧场,像我每次都会叫家人、请朋友来看华语剧,他们原本很少有机会接触华语剧,我帮他们打开对华语剧的兴趣。”

而为戏剧猛练华语、方言的陈思敏,沉浸在更甜美的“副作用”中。她说:“我和讲广东话的婆婆关系越来越亲密,沟通没了障碍。为戏剧补习的语言,在生活中也用得很顺。”

确实,也有年轻人进华语剧场是为了另类的“赶时髦”,为了在社交媒体上打卡炫耀,这类年轻人只占极少数。

“我不担心华语剧观众后继无人,爱中文的人始终是会爱中文的,即使大环境以英语为主或教育上有任何不足之处,爱中文的年轻人、学生还是会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弥补缺失。”卢家伟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