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留住岛国旧景 林清河40年户外写生

字体大小:

本地先驱水彩艺术家林清河1930年代起开始户外写生,捕捉新加坡风景的光影。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将举行“林清河:描绘新加坡”展览,回溯林清河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户外写生历程。从画里我们看到新加坡标志性风景的消失,周围环境随城市化急剧变迁。

19世纪的殖民地画家常用水彩画记录马来亚的地志与动植物。20世纪开始出现公私艺术教育架构,英殖民地美术老师如理查德·沃克(Richard Walker),中国画家如陈宗瑞、刘抗陆续前来,水彩画课成为学校普遍的美术科目。

本地先驱水彩艺术家林清河(1912-1979)在莱佛士书院求学(1928-1932)时,受教于沃克,自学成家。

1950年代起,本地出现一批画家热衷于户外写生,尤其是以水彩画捕捉新加坡风景的光影。林清河是户外写生的倡导者与中坚分子,影响后来一批水彩画家(包括吴承惠、王金成),并在1969年与十几名同仁共创“新加坡水彩画会”。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从8月2日起,举行“林清河:描绘新加坡”展览,以超过60件作品,借助日记等新文档,回溯梳理林清河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户外写生历程。

我们从画里看到新加坡标志性风景的消失——新加坡河口清理的前后,甘榜让位给组屋建设,海岸被填土,周围环境随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变迁。

玛戈在《马来亚艺术简史》(1963)将林清河画新加坡河,与英国风景画家约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1776-1837)画他的家乡相提并论。

这个画展是国家美术馆举办的第五个本地画家个展。国家博物馆画廊曾在1986年办过林清河大型个展,属于先驱画家系列展览。时隔30几年,国家美术馆再办林清河个展,多了画家22部日记数码化文档的辅助,也呈现画家对不同媒介(如油画、粉画、素描)的艺术实验。

客卿策展人刘思伟指出,这也是林清河的“回归”展览,画家在公用事业局(PUB)任文书30年至退休,当年公用事业局办公楼就在今天的国家美术馆。

受英文教育不会说华语

林清河1912年5月24日出生中国厦门,七岁与家人南下新加坡。与其他先驱画家不同,林清河1932年毕业后,因家境贫穷,无法出国修读美术,南洋美专也未成立;通过多年的户外写生与努力进修,包括出席画展,参加新加坡艺术协会常年展,与画家交流讨论,浏览艺术书籍,提升艺术造诣,自学成家,成为本地水彩风景画的翘楚。因为并非科班毕业,没受过正规艺术训练,林清河无法教画维生;为了养家,也不能成为全职画家,业余作画只限周末日。

zb_0730_linqinhe2__Small.jpg
林清河的肖像粉画《粉红玫瑰》。(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提供)

林清河受英文教育,会说福建话但不会说华语,日记用英文写,展厅每个部分的英文标题皆引自其日记,从早期粉画《自画像》为始,以最后一幅水彩《自画像》为结。18岁获得沃克颁发的艺术奖励后,热爱绘画的林清河相信凭着自信与才华,加上刻苦的学习精神,将“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画家”,渴望成为“未来的达芬奇或兰塞尔”。

沃克是林清河的启蒙老师,强调密切观察、绘画能力,以及技巧的掌握,为林清河在各种媒介描绘风景、肖像和静物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影响他早期画风。展览展出林清河早年的静物油画、肖像粉画、水彩画(如画小提琴的《等待帕格尼尼》)。

坚持户外写生

林清河热爱大自然,重视受19世纪后期法国印象派画家追捧的户外写生(也称外光画法),终生坚持。户外写生信徒坚信画家必须直接体验大自然,才能在作品中更好地表现光线与氛围。

1950年代起,林清河经常在星期天与画家朋友相聚,一同寻找适合室外写生的地点。新加坡河是一处地标,河上船只繁忙往来,与栉比鳞次的新建筑和老店屋相映成趣。上午河边作画,午间到他处用餐,过后转换阵地,到西部的巴西班让和东部的罗央等乡村写生。

在新加坡户外写生面临许多挑战,须在炎热阳光下呆上几个小时,而且运笔须利落,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热带天气和光线条件。水彩是难以掌控的媒介,液体的颜料容易流淌和混合,一旦颜色干透就难以修改。油画颜料价格相对较高,林清河无法在家中设画室,选择水彩为主要媒介描绘风景。对喜欢长途步行的画家来说,水彩颜料方便携带,又具有亮度和速干特性,更适合用来直接、快速地捕捉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其风景画笔触大胆,风格相当写意,具身临其境之感。

返作画地再画

林清河写生时,遇到天气不好,心情不好,周围不少人观看而画不下去。

展厅橱柜摆设林清河生前所用的画具与颜料、日记,附上一些写生照片。有时候,画家会为标志性风景的消失而沮丧,1970年代,他在日记中写道,勿洛一带的典型马来人亚答屋已被铝板屋的方形房屋取代,令他沮丧。尽管如此,林清河仍用画笔记录新加坡自治独立初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画面开始出现起重机,正在兴建的组屋工程、摩天大楼、海边填土等景象。

林清河的许多作品名称都是过世之后才被标注的。画家的作画习惯是在不同的时间点,重返作画地点再画,有时相隔十年。同一个绘画主题,或相同场景,也实验不同的画法,有的建筑物消除轮廓线,有的用素描勾勒出。比如(无题)《浮尔顿大厦旁的摊档》与(无题)《浮尔顿大厦旁边的树下摊档》 这两幅作品呈现一天之中,不同时段里的不同天象,晨光的明亮凉爽与午后温暖的棕褐色调形成对比。

zb_0730_linqinhe6__Medium.jpg
《河口》在浸湿纸上作画,接入不同颜色,表现暴风雨将到。(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提供)

捕捉变幻的天气景象

1950年代中期,林清河结合线条、笔触、晕染和色彩等技巧,描绘出高度写实的风景,捕捉变幻莫测的天气景象。他用线条勾勒轮廓,用浓淡不一的笔触,表现光影的变化和繁茂的枝叶。1960年代后期,林清河突出表现光线和天气对他作画场景所发挥的瞬间影响。为了达到15世纪意大利画家琴尼诺·琴尼尼所描述的“袅袅烟雾”的效果,他借助不同颜色在浸湿的纸上混合流动,以表现快速变化的大气环境,作于1970年的《河口》即是。

林清河虽以创作风景画著称,却也一直在研究人体形态。他经常对周围朋友家人作画速写、肖像画,还有画友组织写生活动时选用的模特儿。这部分多在室内完成。

策展团队还包括林沁怡、张慧敏、吴诗滢和Zulfadhli Hilmi。林沁怡说,林清河退休以后,生病了,不能出外写生时,只能凭记忆作画,画风更加抽象,但始终没放弃所爱。

“林清河:描绘新加坡”展览 日期:2018年8月2日至2019年6月9日 时间:星期六至四上午10时至傍晚7时,星期五延至晚上9时 地点: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四楼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