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今年的艺术领域,本地华语剧场大吹“实验”风,像实践剧场的《六根不宁》,九年剧场与舞人舞团的《咔嚓卡夫卡!》都是实验性质作品。
在传统艺术领域,推动南音的湘灵音乐社和传承潮剧的南华潮剧社则走“经典”路线,忙着塑造经典作品和搬演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
视觉艺术领域出现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不少熬到中年的艺术家在累积一些积蓄后重新出发,从业余转全职,买下画室,倾全力创作。
请订阅或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九年剧场与舞人舞团合作的《咔嚓卡夫卡!》是对戏剧和舞蹈的重释。(九年剧场提供)
南华走“经典风”演出《告亲夫》。(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回顾今年的艺术领域,本地华语剧场大吹“实验”风,像实践剧场的《六根不宁》,九年剧场与舞人舞团的《咔嚓卡夫卡!》都是实验性质作品。
在传统艺术领域,推动南音的湘灵音乐社和传承潮剧的南华潮剧社则走“经典”路线,忙着塑造经典作品和搬演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
视觉艺术领域出现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不少熬到中年的艺术家在累积一些积蓄后重新出发,从业余转全职,买下画室,倾全力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