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的调香师 调制新加坡独特气味

调香师朴拉琪认为,新加坡独有的气味,是宝贵的文化元素。
调香师朴拉琪认为,新加坡独有的气味,是宝贵的文化元素。

字体大小:

乌节路Ion购物中心的味道,阿拉伯街的地中海气味,慕斯达法购物中心鞋子专柜的气味,还有清晨的植物园青草伴花香……这一系列“狮城记忆”味道,都出自朴拉琪之手,一位来自印度、通过气味与新加坡深深相连的调香师。

一嗅间,印象生。一抹香,一座城。

如果说画家用手中的笔勾勒出一座城的轮廓,那么对调香师来说,香味是他们的画板,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创作出有关嗅觉的记忆。

今年44岁的朴拉琪(Prachi Saini)落户狮城七年了,现为永久居民的她出生在印度,曾在英国、美国和香港多个城市居住。之前,她的身份是基建顾问,现在的她是一名调香师,专门研究气味。

这一切要从爱好说起,在美国工作期间,朴拉琪利用业余时间去艺术中心拜师学画,老师的太太是一名专业的调香师,后来成了她“香味之旅”的引路人。朴拉琪说:“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画画、舞蹈、音乐,但是接触了老师的太太之后,我对她的香味作品很感兴趣,后来我就放下了其他爱好,专心研究调香,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

zb_0903_perfume1__Medium.jpg
朴拉琪调制的新加坡气味,收藏独特的狮城记忆。
zb_0903_perfume2_Medium.jpg
“新加坡记忆”多款香水名称十分本土化。

2011年,因为丈夫工作上的变动,他们举家移居狮城。落地之初,朴拉琪闲来无事,就在家开设了一个调香培训班,自己也有更多时间研究调配气味。后来,家中的“气味实验品”增多,家人建议她租工作室继续研究。她笑着回忆道:“当时我在家调配一款名为‘恐惧’的气味,家人说每次闻都觉得很不舒服。就是从那时开始他们建议我‘另寻出路’。”

“调香实验”继续进行,与此同时本地多家机构注意到了她。2013年,新加坡美术馆联络她,希望可以调制一些跟新加坡有关的气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朴拉琪调配出了一系列“狮城记忆”,乌节路时尚地标Ion购物中心的味道,阿拉伯街的地中海气味,慕斯达法购物中心(Mustafa)卖鞋专柜的气味,还有清晨的植物园青草伴花香。

因为这样的机缘,她开始钻研新加坡气味,调配出了一系列香水,还“就地取材”将它们起名为“Atas”、“Angmoh”(洋人)、“Tai Tai's House”(太太的家)、“Singapore Sling”(新加坡司令)等等,之后还注册了专利商标,名为“新加坡记忆”(Singapore Mermories)。

这期间,多个机构陆续找到她,国家博物馆、印度文化中心、牛车水原貌馆,一系列有关气味的项目接踵而至。渐渐地,她通过这些项目更深探索认识新加坡;无形中,她通过气味与这个国家产生了深深的联结。

为了调制出多种胡姬花的香味,她花费大量时间收集资料。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她手边放着一本关于胡姬花品种的研究书籍,密密麻麻贴满了标签,一页页留下了笔记。“这个品种闻起来像鱼的腥味”;“这个有柑橘香”;“这个闻起来很甜美”,诸如此类的备注可见用心。她说当时为了调制多几种花香,她需要翻阅很多典籍,有些香味有清楚的记载,有些没有记载的就需要自己实地考察,闻花香,记住那种味道再仿制出来。

为合成“新加坡石”气味赴印度取经

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的那块新加坡石(Singapore Stone)被称为国宝级文物之一。就是这块矗立在新加坡河口,1819年被登陆的英国人发现的石头,成为了朴拉琪调香生涯中一次鲜活的记忆。一次挑战,一次探险,一次大开眼界。

那一年,国家博物馆找到她,希望可以仿制出新加坡石的气味。一块石头的气味怎么做?这着实给朴拉琪出了道难题,但喜欢挑战的她接下了这个项目。为此朴拉琪专程飞回了印度老家,几经辗转在业内人士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位深谙调香之道的老者。听朴拉琪说明来意后,老者胸有成竹地说自己可以做出石头的味道。

第二天,他带着朴拉琪去挖土,获得原材料后把土放在火上加热,取了热土的气味。之后经过化学合成,将完成品交给朴拉琪。一闻,果然是石头味。又考虑到新加坡石当年在河口长期浸泡,表面生出苔藓,两人又在原有基础上加工。采访当日,记者闻到调配品,果然很有层次感,在原本石头上多了层青苔淡淡的腥味。仿佛阳光晒在石头表面,被晒出的热气混合石头味蒸发上腾,青苔的腥首先消融在了空气中。

就是这份好奇心和坚持让朴拉琪最终调制出了新加坡石的气味。正如香奈儿首席调香师奥利维耶·波巨(Olivier Polge)所言,好奇心和恒心是一名调香师必备的品质。

掷重金再现“新加坡女郎”香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本地曾有一家香水公司调制了一款名为“新加坡女郎”(Singapore Girl)的香氛在当时很受欢迎。当年制作并售卖这款香水的夫妇几年前去世了,香水配方也随之绝迹。

朴拉琪说在一次资料收集时,她看到了这个故事,当时就想如果可以找来配方,再现这个香味那该多好。四处打听后发现配方还在,她当下决定掷重金买来配方。问及具体金额时,朴拉琪表示不便透露,只说那对自己来说的确是笔不小的数目,几乎花上了之前所赚的。但对于这一掷千金的行为,她用了“幸运”一词来形容。幸好配方还在,幸好没人买走,幸好能为新加坡保留些什么。

当被问及为什么如此热衷保留新加坡的嗅觉记忆,朴拉琪坦言:“我只是想去再现这个香味。本地也有几家香氛公司,但大方向是更国际化的味道。我不知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做些本土的,跟新加坡有关的气味。我希望可以去珍藏这样的气味,这是宝贵的文化元素,保留它是件独特的事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