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亲生或领养 母爱是避风港

刘美仪(左)在她养女曾敏的支持下,目前寄养6岁女童小恩。(朱睿彬摄)
刘美仪(左)在她养女曾敏的支持下,目前寄养6岁女童小恩。(朱睿彬摄)

字体大小:

托儿所校长刘美仪23年前领养了中国广西的一名孤儿,相隔20后又参与寄养计划,为暂时得与亲生父母分开的孩童提供爱的避风港。母爱润物无声,即使不是亲生的孩子,刘美仪一样赢得养女的敬爱和寄养家中的小孩的信赖。

即使无法生育,并非就此与孩子绝缘。或许冥冥之中注定扛下更重大的育儿使命,刘美仪在过去的24年,投入幼教、选择领养,还在养女的鼓励下寄养一名女童,将心中满满的爱散播给有需要的孩子们。

目前在本地一家托儿所担任校长的刘美仪(58岁),原本从事行销与采购业。她天生喜欢小孩,却因为健康因素,婚后没法生育。虽被命运残酷的关上一道门,刘美仪却为自己开了一扇窗。她在34岁那年选择中途转业,投入幼教。

她说:“托儿所的工作让我心情舒畅。因为那里有很多孩子要照顾,我心想,把爱献给这些孩子也是一样的。”

不隐瞒养女的身世

刘美仪和丈夫后来决定领养,1995年在本地律师介绍下,到中国广西的一所孤儿院,接回当时才两个月大的女儿曾敏(23岁,护士)。

大家常在电视剧看到,领养儿长大后突然得知自己非亲生的戏码,这般震撼情节,却没发生的他们家。

刘美仪分享,女儿年纪小小就知道自己是领养儿,因为家人对她的身世毫无避讳。“女儿两岁大时,看了电视节目就问,宝宝从哪来?我们不要编故事,就用关于领养的美国童书向她解释,觉得这样更能让她做好准备。”

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感到寂寞,为此开口向父母要求添个弟弟或妹妹并不稀奇。但曾敏当年的童言童语,却有别于其他孩童。

刘美仪(58岁)笑言:“她很可爱,念小学时不断问我们可不可以再领养,还说她可以待在酒店,等我们去孤儿院挑选。”

献给养女无条件的爱

说话轻声细语,却表现得落落大方的曾敏分享,父母从小给她说很多领养故事,也坦然分享当年领养她的情况。随着她慢慢长大,就自然而然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身世。

曾敏说:“妈妈说过,要带我去看我来自哪里,也问我什么时候想去看看。这还没发生,但有朝一日我想这么做。”

她很感谢父母当年挑选了她,并无条件的爱她。她说:“我可以追逐所欲,不害怕往外冒险,因为我知道我有一个家能回去。”

当年因为事业家庭两头烧,刘美仪与丈夫没有再领养。但四年前,在女儿的鼓励下,刘美仪终于实现多年来的愿望,当上寄养妈妈。

鼓励妈妈支持寄养计划

她说,自10年前看到幼教同行寄养男童,就一直也想寄养。“因为不确定是否能承担这额外责任,我却一直犹豫不定。四年前,我们看电视时出现了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一则广告,女儿又鼓励我寄养。她叫我勇往直前,我决定就此行动。”

曾敏打趣说:“这是妈妈一直想要的。与其一直说了不做,我叫她就去做吧(just do it)!我告诉她,你真应该在年纪更大之前这么做!”

刘美仪分享,自己曾想在孤儿院工作,但了解寄养计划后,认为后者更有利于孩子。她说:“孩子需要身心接触和情感支持。我想,把他们带到一个家庭,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是很好的。”

刘美仪曾对领养有所顾虑,质疑自己能否爱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刘美仪说:“但当这发生时,一切似乎变得非常自然。我想,能和女儿那么好,应该可以尝试寄养。就像那捡海星的故事一样,我没法救所有孩子,却能给那一个孩子带来改变。”

2015年,刘美仪接到通知,当局为她配对到一名4岁女童小恩(假名)。她忆述,带小恩回家那天,小孩适应得挺好。反倒是她,看着眼前这年纪小小就得和原生家庭分开的小孩,心里特别难受。

小恩初到曾家的几个月,每晚得花上两小时才能入睡,半夜会哭。刘美仪原本陪她睡,后来训练小恩自己睡之后,每晚还是耳根敏感,注意她的动静。

寄养小孩让人心怀温暖

刘美仪也发现,小恩在遇到不顺心的情况时,无法控制情绪,会大喊大闹,乱踢甚至伤害自己。她坦言:“这挺棘手的,因为她一闹起来就失控不停,还会一连闹几轮。我们就让她先释放情绪,再好好跟她说。”所幸夫妻都在教育界工作,刘美仪和丈夫比一般人懂得处理这状况,后来也送小恩参加早期介入(early intervention)计划,现年6岁的小恩情况有所改善。

随着寄养时间越长,小恩与她称为“阿姨”的刘美仪关系就越亲。

刘美仪说,去年10月她因为出国六天,首次和小恩长时间分开。“接她回家时,女儿开车,我和小恩一起坐在车后座。她当时紧紧握着我的手,说‘阿姨我爱你’,我能感受到她的真心。”

又如另一次,曾敏把家人的牙刷挂在牙刷架,小恩说她的牙刷也要摆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让刘美仪感觉温暖。

刘美仪说,看着小恩这些日子的成长,变得独立,心里有所满足。记者上门访问当天,就观察小恩早熟悉家中作息,时间到会自律收东西并刷牙,进房睡觉前,还会跟“阿姨”说晚安。

为每个孩子付出一样多

刘美仪说,女儿因为很小就跟她生活,养育过程一切自然,没遇到困难。“但寄养有些不同,小孩会带着原有的品性进来。因为无法改变他们,我们得依照他个别情况帮忙,有多些同理心。”虽有所挑战,但她把这一切视为金钱买不到的经验。她也想,这或许就是她的天赋,她应该竭尽所能。

“对我而言,无论是自己的孩子、寄养的孩子,甚至是托儿所的孩子都没有差别。一旦你播出关爱,是没法衡量付出多少的。我为每个孩子做的都一样多。唯一的差别,是寄养的孩子终究会回到亲生家庭。这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帮助他回到原生家庭。如果能这么做,我会很开心。”

想了解寄养计划,可拨电9645-8231,或上网www.msf.gov.sg/fostering查询。领养孩童的信息,则可拨电6355-6388,或上网www.adoption.gov.sg获取。

对我而言,无论是自己的孩子、寄养的孩子,甚至是托儿所的孩子都没有差别。一旦你播出关爱,是没法衡量付出多少的。我为每个孩子做的都一样多。

——刘美仪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