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资源 带幼儿探索美术世界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陈文敏(左起)、黄慧颖、许俐文和谢敏惠。(梁麒麟摄)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陈文敏(左起)、黄慧颖、许俐文和谢敏惠。(梁麒麟摄)

字体大小:

美术有助儿童的肢体、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也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有趣活动,孩子越早接触美术越好。南大国立教育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妮玛拉·凯鲁比雅博士和四名女大学生分享,如何帮助家里的幼儿探索美术世界。

美术有助儿童的肢体、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但调查显示,本地家长没有信心引导孩子从事美术活动。你是否也属于这群家长?让我们向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主任妮玛拉·凯鲁比雅博士(Nirmala Karuppiah)和四名女大学生一起学习,如何帮助家里的幼儿探索美术。

妮玛拉受访时说:“让幼儿成长的最佳方式就是透过玩乐,以及接触他人、真实物品或活动。这是因为孩子在接触刺激多感官的实作活动时,他们很自然地会感到兴奋,注意力也会最容易受到吸引。”

然而,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陈文敏(22岁)、许俐文(22岁)、谢敏惠(23岁)和黄慧颖(23岁)去年对116名拥有年龄介于4岁至7岁儿童的家长展开调查时发现,只有9.4%的家长每周至少两次花时间和孩子一起从事美术活动。

20200330lifestyle_family_2_Medium.jpg
妮玛拉·凯鲁比雅博士:简单的涂鸦和画画有助发展孩子开始写字前的技能。(受访者提供)

越早接触美术越好

妮玛拉说,美术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从事的既重要又很好的活动,而且没有年龄限制,孩子们越早接触美术越好。

针对那些有心和孩子做美术却不知从何做起的家长,妮玛拉建议,家长们首先必须了解和相信两件事:第一、美术在幼儿成长期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意、想象力和自由表达能力;第二、孩子们是天生好奇、能干和活跃的学习者。

了解以上两点后,家长才会积极花时间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益学习的环境,并尝试了解何谓艺术以及如何为孩子们规划简单的艺术活动。

例如,婴儿和学前儿童可以做的简单手工包括在纸上印手印和脚印,稍大一些时则可以用大的蜡笔在纸上做点画和涂鸦。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们的精巧运动技能渐趋成熟,可以开始画画,上色或玩黏土和做剪贴。

美术材料可废物利用

很多家长认为美术是很昂贵的活动,但妮玛拉指出,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垃圾”可以当成美术材料,活动的种类就要看家长或看护者的创意和善用资源的能力了。

她说:“可以使用不同或新颖的媒介、工具和材料。我们提供的种类和选择越多,作品和结果就更多元。例如,儿童可以用不同的工具作画,包括牙刷、棉花棒、海绵或滚弹珠和玩具车轮。他们也可以用同样的画笔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作画,包括纸张、布料和塑料片。作画媒介则包括粉笔、炭和食用染料。”

可别小看简单的涂鸦和画画。妮玛拉分享,这两种活动其实有助发展孩子们开始写字前的技能。此外,美术也有助孩子表达和抒发情感,有时还可帮助他们减压。

不过,她认为,家长不应该在孩子还年幼时就送他们去美术班,因为这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她说:“艺术没有对错,我们要看的是美术活动背后的价值。”

为鼓励更多本地家长动手和孩子们做手工,陈文敏、许俐文、谢敏惠和黄慧颖组成“Krafty Kids”,在面簿和Instagram(@sgkraftykids)上宣传手工艺术活动的意义,分享多个三至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手工活动。此外,她们也设计了名为“Kraft Kit”的手工入门包,里头的主要材料为厕纸筒,目的是让家长们看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原材料,例如厕纸筒就可摇身变成笔筒。

许俐文说:“有些家长担心做手工会把家里弄得很乱,但有些材料如超轻黏土(Air Dry Clay)不黏手也不留残渣。”

20200330lifestyle_family_1_Medium.jpg
用厕纸筒做成的可爱笔筒。(梁麒麟摄)

享受做手工的乐趣

妮玛拉提醒,家长在陪孩子们做手工时,要重视过程多于结果,尤其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更要专注于培养孩子对于美术的积极态度,享受做手工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做出一个完美的作品。

家长应引导孩子,而不是指示他们应该怎么样画。妮玛拉建议:“可以叫孩子想想,他们想画什么,然后要怎么去达成这个目的。家长可以用问问题的方式去引导,例如问孩子,如果不用铅笔或画笔,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东西去画画呢?”

完成作品后,家长也应该赞扬孩子付出的努力,不只是着重于他们的成品。她建议,家长可以请孩子形容他们的作品,例如,说:“这是很有趣的一幅画,你可以跟我分享你画画时的想法吗?”接着,家长可以感谢孩子的分享,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加强他们的语言与沟通能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