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学奖揭晓,本届华文组大奖不再从缺,小说与纪实文学项目都由两部作品共享荣耀。
两年一度的新加坡文学奖,星期一(6日)晚上举行颁奖礼,陈志锐凭《狮城地标诗学》独得诗歌组大奖。纪实文学组大奖则由流苏《蔷薇边缘》与翁弦尉《第二张脸》分享。小说组大奖同样有两位得主,他们是李选楼(《救灾前线》)与张挥(《烟事袅袅》)。
大奖奖金为1万元,共享大奖则各获5000元。
这次华文纪实文学评审为:伍木、游俊豪、李瑞腾;小说评审为:骆明、孙爱玲、怀鹰;诗歌评审为:王润华、张爱东与周德成。
上届新加坡文学奖,华文小说和诗歌的大奖都从缺,引起文坛议论。
英文组方面,话题作品——程异的长篇小说《紧急状态》获得小说大奖。这本书曾因为补助遭国家艺术理事会提早终止,而引起“禁书”效应,受到关注。
无独有偶的是,上届英文小说大奖也是由另一部“禁书”——刘敬贤的《陈福财的艺术》夺得。
本届英文诗歌与纪实文学大奖的得奖作品则是:李皇幸(Samuel Tan)的“A Field Guide to Supermarkets in Singapore”(暂译:新加坡超级市场实用指南)以及Melissa De Silva的“‘Others’is Not a Race”(暂译:“其他”不是种族)。
马来文与淡米尔文组则都出现大奖从缺的情况。马来文小说与纪实文学组大奖从缺,淡米尔文小说与诗歌的大奖也都从缺。
诗人Farihan Bahron凭“Tukang Tunjuk Telunjuk”(暂译:指责大师)赢得马来文诗歌大奖,Bala Baskaran则以《萨仁葛帕尼(G Sarangapany)与《淡米尔虎报》:当今的评估》(暂译)赢得淡米尔文纪实文学大奖。
本次文学奖委员会一共收到172份合格提名,英文组91份、华文组43份、马来文组16份、淡米尔文组2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