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肩膀上作小辞典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新华社
新华社

字体大小:

第一篇“新华文学小辞典”(小辞典)距离现在一年有余。最初接到这个任务时只知道主题是:以辞典的方式记录对新华文坛有贡献的作家与刊物。心想写个几周应可完成。然而,一年过去,写了101篇,每周两次的出场,虽然过程不易,但回望一年来的积累,重新挖掘可能被遗忘的作家,为新华文学出一分力,甘之如饴。


“小辞典”希望以新加坡为视角,与本地有关系的内容都尽量纳入整理,让新加坡读者见到这块土地上的“文学的历史”。然而,小辞典不似创作,当中“实”多于“述”。因此,新马华文文学前辈学者们的作品都是成就小辞典的关键。能肯定的是,巨人的肩膀让小辞典写作过程得以事半功倍。可惜的是,在固定的字数和有限的时间底下,自觉好几篇小辞典仍可多做加强,那些或待日后再做补充。


选择也总是困难的。每期会尽量选不同的侧重点,大致分为人物(黄遵宪、郑子瑜)、刊物(《野葩》)、文学事件(马华文艺独特性)、文学作品(《新加坡河边岸》),文类(报告文学的老蕾)等。为了能与新加坡读者分享目前较少接触到的文学资源,小辞典基本上选的是战前的文人与作品;近代或仍在文坛活跃的前辈,或新进作者都不在选择范围(他们应在另一部“近代小辞典”)。当然,101篇肯定也不足尽收早期新华文坛众材。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