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年轻人未觉察隐藏糖分

四名南大毕业班学生进行食品中含有隐藏糖分的调查,也展开宣导活动,提高人们对包装食品隐藏糖分的认识。(受访者提供)
四名南大毕业班学生进行食品中含有隐藏糖分的调查,也展开宣导活动,提高人们对包装食品隐藏糖分的认识。(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四名毕业班学生,针对年龄介于18岁到24岁的382名大专学生展开一项隐藏糖分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每十名接受调查的年轻人中,有多达九人没有意识到常见包装食品中含有的隐藏糖分。

在超市购买包装食品时,你会不会在放入购物篮子前先看一眼食品所附上的营养成分信息?

根据本地最近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的年轻人对于这些常见的包装类食品含有的隐藏糖分,只有低至中度的意识。

无法辨认食品的隐藏糖分

隐藏糖分主要是指食品和饮料中添加的糖分,也可包括蜜糖、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含有的天然糖分。在去年10月至11月之间,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四名毕业班学生,针对本地年龄介于18岁到24岁的382名大专学生展开一项隐藏糖分的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每十名接受调查的年轻人中,有多达九人没有意识到常见包装食品中含有的隐藏成分。由于这些含糖成分能以至少61种不同的名字出现在包装食品的成分列表中,接受调查的年轻人多数无法辨认出这些食品所含的隐藏糖分,也往往因为觉得太费时间或纯粹缺乏这方面的认识,而在选购这类食品时不去阅读其食品营养和成分标签。

医疗专家认为,年轻人未意识到过度摄取糖分对健康的严重负面影响,他们也往往不认为自己会患上糖尿相关的病症。根据2010年新加坡全国健康调查报告,年龄介于18岁到39岁的年轻人所饮用的糖分饮料会比年长者多,而年龄介于18岁到29岁的年轻人也往往最有可能会吃甜品与零食。

20180313_5_Small.jpg
营养师陈秀玲:糖瘾将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蛀牙等。

血糖水平会突然飙升

国立健保集团综合诊疗所营养师陈秀玲指出,步入成年期的年轻人对选择饮食有了自主性后,往往会增加摄取含糖饮食的概率,尤其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饮食选项少不了厂商为增添食物味道而加入的隐藏糖分。

事实上,隐藏糖分可出现在多达74%的包装食品中,包括看似健康的酸奶等食物,而关注隐藏糖分的原因在于短期内可造成体内的血糖水平突然飙升,引起糖瘾,使人想吃得更多,而长期可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蛀牙等问题。

营养师陈秀玲指出,若能将糖分的摄入量控制在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约45至55克,即9至11茶匙的糖分),将有助降低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风险。此外,根据不同人的年龄、活动量等因素,每日所需摄取的热量及糖分应调整,如久坐办公的上班族每日所需的糖分摄取量应比常在外跑业务的销售员的糖分摄取量低。

20180313_1_Small.jpg
购买包装食品前,宜事先阅读附上的营养成分信息,避免过度摄取糖分。(档案照)

提高对食品糖分标签认识

作这项调查的四名南大毕业班学生特别提醒公众提高对包装食品的糖分标签的认识。

·不加糖分产品≠不含糖产品

建议人们仔细阅读食物标签,尤其当食品包装上显示含有“较低糖”的产品不一定就是健康的。

陈秀玲提醒,就算食品包装上显示“不加糖分”(no sugar added),仍不宜大量食用,尤其果汁本身含有的天然糖分高,因此人们要仔细查看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信息。

·减糖分产品≠低糖分产品

少糖(less sugar)或减糖(reduced sugar)食品与一般的同类产品相比,只是表示含有至少25%较少量的糖分,但这不一定就是低糖分产品。就算是印上“无糖”(sugar-free)的产品,也可能每100克或每100毫升含有少于0.5克的糖分。

另外,那些印有保健促进局较健康标志的产品所含的脂肪、饱和脂肪、钠和糖的含量通常较低,但建议人们仔细阅读这些食物标签来确认,并且切记任何食物都应该酌量摄取。

·以“每100克/毫升”

对比同种类产品

陈秀玲提醒,在对比同一种类的包装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表时,可留意“每100克”或每“100毫升”的栏目。一般来说,“每100克”的食物糖分含量相等或少于5克,或每“100毫升”的食物糖分含量相等或少于2.5克都属于低糖产品。

·食品成分的含量从高到低排序

由于包装食品的成分列表是根据成分的重量由高至低来排序,若所含有的糖类成分出现在成分列表中的前三个位置,就意味着糖分含量偏高,应尽量限制这类食物的摄取量。

·辨识包装食品的糖分

熟悉常用的糖分代名词,便可掌握所选择的食品里究竟含多少糖分。

营养师陈秀玲说,包装食品中的常见添加糖分可包括:玉米糖浆(corn syrup)、葡萄糖(dextrose或glucose)、果糖(fructose)、蜂蜜、乳糖(lactose)、麦芽(malt)、麦芽糖(maltose)、枫糖浆(maple syrup)、糖蜜(molasses)、蔗糖(sucrose)等。

营养师陈秀玲指出,若能将糖分的摄入量控制在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即9至11茶匙的糖分),将有助降低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风险。陈秀玲提醒,就算食品包装上显示“不加糖分”,仍不宜大量食用,尤其果汁本身含有的天然糖分高,因此人们要仔细查看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信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