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防患于未然

公众可利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做粪便潜血试验。(档案照)
公众可利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做粪便潜血试验。(档案照)

字体大小:

卫生部2010年发表的调查,50岁至69岁的新加坡居住人口当中,过去一年里接受粪便潜血测试的比率只有10.3%,之前10年接受过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也不过只有12.3%。

结直肠癌是新加坡最常见癌症,2011年至2015年间,新确诊病例就超越9800起。结直肠癌算是较易筛查出来提早发现的癌症之一,确诊得早,也就意味着治愈率较高。但现时情况却令人遗憾,约三分之一病例是迟至病情进入第三期才确诊,另四分之一病例在确诊时甚至已经进入第四期。结直肠癌能不能治愈,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时癌症病情的严重性,确诊时病情已达第四期的病患,治愈的机会也最为渺茫。

新加坡早在几年前就推出“全国结直肠癌检查计划”,制定种种措施鼓励全民定期做结直肠癌检查。卫生部也通过三种形式为国人做结直肠癌检查,分别是利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简称FIT)做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以及电脑断层扫描结肠造影技术检查(computed tomographic colonography)。

患者拒受检查令人忧虑

然而,根据卫生部在2010年发表的调查,50岁至69岁的新加坡居住人口当中,曾在过去一年里接受粪便潜血测试的比率只有区区10.3%;而在之前十年里接受过乙状结肠镜 (sigmoidoscopy)或结肠镜检查的也不过只有12.3%。这个情况远远未达理想状况,保健促进局也因此积极展开各种新项目,并与多个不同部门及单位合作推动国人做结直肠癌检查。其中一项由新加坡癌症中心推出的计划,更是让符合条件的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到综合诊疗所、佳宁药房(Guardian)和屈臣氏(Watson's)免费取得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自行测试。

可是,调查报告中一个未被提及的现象是,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绝大多数未按照建议接受进一步结肠镜检查。2013年本地的一项调查报告进一步显示,这类患者中,至少四分之一拒绝接受进一步检查。凭我对这个问题的观察与经验,这个比例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而这个结果所透露的信息,还不在于有多少潜在病患拒绝接受进一步检查,而是这些患者拒绝接受进一步检查所可能产生的后果。2013年的调查报告就显示,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个案中,有6.7%最终确诊患上结直肠癌。换句话说,25% 拒绝接受进一步调查的患者当中,6.7%其实在检查当下已经患上结直肠癌,却延误至症状明显或失控时才寻求确诊和治疗,而到了那个时候,治愈率也越来越低了。

未意识亲属会患结直肠癌

要让粪便潜血测试真正发挥防范功效,人人都得自律地每年定期做检查。只不过,目前无从得知究竟有多少人在测试后会依循建议接受后续跟进检查。所以,除了鼓励更多国人接受筛查,政府最终也许必须也制定适当措施,确保潜在患者遵照建议做后续检查。

根据卫生部所制定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导原则,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一个人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理应接受的还不是粪便潜血测试,而是结肠镜检查。从过去看诊的经验,我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大多并未意识到他们的一级亲属会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比其他人来得高,也没意识到这些亲属应该接受的是结肠镜检查而非粪便潜血测试。

我们访问过的好多患者的一级亲属都显露了类似的疑惑,他们不约而同地总结出一个重点:医疗护理人员理应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属于结直肠癌高风险群,好让他们能有意识地采取必要行动检查或防范。

此外,不少其他因素也让患者的一级亲属对于接受结肠镜检查裹足不前,这些障碍包括结肠镜费用,程序上的不适或不方便,不愿意正视自己可能面对患癌风险,以及不清楚结直肠癌是可以通过筛查防范的。

总而言之,新加坡通过多个渠道推动结直肠筛查,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在继续鼓励全国人民定期做体检,对结肠癌做筛查之际,我们也切勿忽略了另一些长远来说可能影响更为深远的细节和视角。

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中心肿瘤外科(结肠直肠外科)高级顾问医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