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后晚才是除夕

字体大小:

几乎所有日历、月历、年历,不论横的竖的挂历、躺的站的台历,应该无一例外,都把腊月的最后一天印成“除夕”。几乎所有媒体,不论网上的线下的、有声的无声的、平面的立体的,也应该无一例外,都把农历的年三十(有时是年二十九)叫做“除夕”。

大家好像都忘记了“夕”的存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夕”的解释是:“莫也。莫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故字从月半见。旦者,日全见地上。莫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见。”这里需要先对“莫”进行解释——“莫”的本义是“日在茻中”,意思是“太阳下山了,躲在草中央。”后来“莫”被借走了,而且本义还被“没、无、不、别”等引申义所取代,只好再造一个“暮”字来表示“太阳下山了”。这个后来造的“暮”字不但造得勉强,而且违反自然——天有二日啊,怎么可能呢?

回头再说说除夕的“夕”。既然“夕”的自然景象是“月半见”,那本义就应该是专指酉时(傍晚5-7点),也就是有了三餐制的汉代以后古人的晚餐时间。因为戌时(晚上7-9点)已经进入一更天,不但“月全见”,正常的好人家也都该吃饱上床睡觉了。“夕”后来虽然没被借走,但意思却从专指“月半見”的酉时变成了泛指的夜晚。由此可见: “除夕”是专指农历的年三十晚上或腊月最后一天的夜晚,所以也叫“除夜、年夜”。我们经常看到的“除夕夜”一词,在语法上其实是犯了重复的毛病,因为“夕”就是泛指的“夜”。所以我说:后天不是除夕,后晚才是除夕。

晚上的问题解决了,白天的又当如何?究竟古人把年三十叫什么呢?《吕氏春秋·季冬纪》云:“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东汉高诱注曰:“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可见,年三十最早的叫法应该是“逐除”,目的是为了“逐疫”。因为逐疫法事中带有傩戏,所以“逐除”也叫“除傩”;又因为逐除寒气是在岁末最后一天进行,所以也叫“岁除”。农历中有三十天的叫“大尽”,而腊月多数都有三十天,所以“岁除”也叫“大尽”或“大除”。繁缛的“除傩”法事只能是国家或地方的行为,个人能做的则是家家户户的“大除、大尽”——这就是年三十“大扫除”的由来了。

可惜的是,所谓的“除夕习俗”(比较正确的叫法是“岁除习俗”),也和许多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只注重古人外在形式的仿效,而忽略了内在精神的继承。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岁除那天的大扫除和“饭局”,还应该包括给祖先扫墓和敬献“牺牲”等美食祭品。值得注意的还有:年夜饭的餐桌上也有“大扫除”——最尊贵的长辈要在“围炉”时指出晚辈们各自在生活上的小缺点坏习惯等,告诫他们需要在岁末除夕时“洗心除旧”,那才可以在新的一年里“革面迎新”。说来惭愧,这个场面我们家从前曾经有过,现在不但精神没了,就连形式也渐渐被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丢失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