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饭是牵系着东南亚华人的精神粮食。百年前战乱时期,各个农民工商从中国南方的福建、广州、海南、潮州举家迁移至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造就了延续至今的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调和。


中国北方由于土地贫瘠,夏炎冬寒,主要以大麦、高粱等面食为主粮。娇惯的米粮,需要连绵的浇水、充裕阳光、肥饶土壤,才能有丰硕的收成;是江南骄子独霸的土产。大战至今半个世纪,生活品质日趋富饶,人民口味亦更精细:下饭时有口感清晰的印度米、泰国米等长粒米;甜嚅的日本米、韩国米等短粒米;大节配食的糯米,减肥用的糙米,更有黑米、红米、紫米等灼亮色彩,为餐桌生辉。


一个民族如何互相打招呼,更是凸显了一个民族的导向与心性。英语的 “How are you?” (“你还好吗?”) 与 “Hello”(“你好。”)有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个人主义的浓厚色彩。马来语的 “Apa khabar?”(“有什么消息?”)与“As-salāmu -alaykum”(“愿平安降于你。”)暗示着乡村大我文化与伊斯兰教的主导思想。印度语的“Namaste” (“我向您致敬。”)俨然有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皆宣扬的“众生皆我”信仰。只有华人最为务实,只有一句:“你吃饭了吗?”仿佛吃、吃、吃,是在饥荒战乱的文化里,强者生存的不变定律。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