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琬仪:为了心灵的邂逅

本地新谣小组“地下铁”。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节录了其中两名成员巫启贤和黄惠赬演唱成名曲《邂逅》的片段,令人怀念。(档案照片)
本地新谣小组“地下铁”。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节录了其中两名成员巫启贤和黄惠赬演唱成名曲《邂逅》的片段,令人怀念。(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听听当年单纯而美好的新谣,总有一首歌,一段歌词,描绘出某时某刻深刻却说不出的心情。我们暂且称作:为了心灵的邂逅。

第五届新加坡华语电影节举行的最后一天,国家博物馆放映本地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也许是场地有限的关系,这场放映会的门票很快售罄。而到场的观众,包括我和弟弟,九成是首次观看本片。

当天放映的是国际版,少了十多分钟的新谣演出片段,整部片子显得更集中地反映岛国语言政策对几代人的影响。当年新谣歌手和创作人的成功故事也似乎是放在这个大背景下去检视。

影片放映结束后,导演邓宝翠和观众面对面交流。她说,纪录片团队邀请本地学校一起主办校园放映会,寄出的所有信函却没有得到一封回应。学校反应如此冷淡倒令人感到有点意外。纪录片两年前初上映时,面簿朋友圈非常支持本片,仿佛热爱华文的新加坡人都应该至少看一遍。英语主流媒体也赞誉有加,吸引了不少英文源流的观众入场。

外国朋友,特别是中港台的朋友看新加坡,以为我们是华人为多数的多元社会,母语能力有一定水平。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母语程度已出现断层;本地的华文老师已经需要向学生证明现实生活中有人的生活语言、工作语言都是华语,华语并不只是考试科目之一。还记得当年刚当上华文报记者,就给高中同学拉出给她执教的中学做“人肉样本”,介绍记者工作是什么一回事。时至今日,本地学校如果对这部关注新加坡华语前途的纪录片不感兴趣,难道是该看的已经在电影院看过了?

自上个世纪政府开始实行英语为第一语言政策,华文在岛国社会的经济价值便开始受到打击。即使风水轮流转,近十年来中国崛起,华语的经济价值(进军中国市场)受到区域的重视。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出现学习华文的人数激增的现象。然而,岛国年轻人的华语程度普遍地像跳水直落,“回不去了”。尽管受惠于双语政策的家长们高调地表示希望孩子中英皆强,但是平时缺乏学习华语的环境,又无法把握亲近华语的机会,要让小朋友学好华文,用心良苦,事倍功半。

对于讲华语的家庭来说,华语能力与生俱来,因为从还未出娘胎到降临到这个人世,从小家里便是用华语和方言混杂沟通交流的,语言环境自然生成。然而对于缺乏华文语言环境的家庭,希望下一代学好母语,将会面对孩子的质疑与挑战。孩子到了思辩的年龄就会质疑——如果只要掌握英语就能应对就业需求,也能享受英语语系的艺文生活,无论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皆得到满足,那么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学好特别难学的华语呢?

在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中有一段巫启贤谈到当年在裕廊初级学院逃课练琴唱歌的青春岁月,赢得不少观众的共鸣。他提到他们的英语能力较强的同学非常羡慕这群唱华语歌曲的同代人,华语源流的世界有生活、友情和欢乐,对照英语的世界这些都欠奉,更多是学习和竞争的压力和烦恼。当然不是人人认同这个观点。

纪录片没有说明南大生和新谣那一代人的传承关系。但是,当中令人动容的是,新谣的诞生与受欢迎反映了即使华文的经济价值受创,作为滋润心灵,团结人心的语言,其魅力并没有被削弱。

另一方面,新谣的孕育和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同个时代港台流行文化的滋养;上个世纪60至80年代是华人文学、电影、流行歌曲创作的繁盛时期,今天很多文艺、次文化领域大师级人物都是那个年代出道、崛起的。反观这20多年,华人流行文化发展似乎不复当年勇。当港台艺人,甚至写作者都抢攻中国大陆市场,中国大陆出品的文化产品,至今还未出现风靡全球华人社会的情况。

少了外来的助力,希望岛国年轻人亲近华文华语,真正考验本土的文化实力。怎么让华文继续贴近现代生活,甚至启发生活灵感,文化价值继续提升,关系了华文在岛国的未来。

为什么要学好华语呢?掌握多一个语言的人,视野更丰富是其一,思维锻炼得更周密是其二。但这些都是理性的计算。华文语言文化之美,才是最大的动力。请听听当年单纯而美好的新谣。总有一首歌,一段歌词,描绘出某时某刻深刻却说不出的心情。我们暂且称作:为了心灵的邂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