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车

字体大小:

指甲图

我小时候也曾梦想天天能骑上脚踏车。远处靠巴士,近处靠走路的时代,脚踏车无疑是理想的交通工具——自由、方便、节约。然而,那也是一个资源拮据的时代,以脚踏车代步,对很多人来说已是奢侈。

那时的脚踏车,一台也要几十块钱,在当时并不便宜。我为了买脚踏车,课余到处打零工攒钱。可是,辛辛苦苦存够了买脚踏车的钱,仔细想,其实也没有非拥有脚踏车不可的理由,又决定不买了。

经济腾云驾雾中只是一个跟斗,脚踏车就被替代了。怎么着也该装上一个轻踩就能加速起飞的马达,才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接下来的,也就都是有口皆碑的我们的现代史了。

我有时候还会梦见这样的情景:

自己独自杵立,受困于宽广的马路上,车群里“中流砥柱”,焦急地伺机越过马路。马路上连绵不断、有条不紊、不急不缓地移动着的,都不是机动车,而是,他们称为“自行车”的脚踏车。脚踏车在路上链接成车河里汹涌的流水,不尽不休,连慢下来的机会都遥不可及。骑车的男女老少,看不清容颜,只是人影,不停的打面前比肩接踵的闪现而过,要逮到足以让一个路人甲越过马路的空隙,难若登天。

冒汗中惊醒,记起那是80年代初在上海市区碰到下班车流的情景。生平第一次震慑于脚踏车霸道,没有丝毫的厌恶感;反倒是,为在资源不足的条件中努力适应生活的人群所折服。

回到本地,经济红了又黄,人也老到开始回首顾盼。自从官方明文允许脚踏车和其他个人通勤工具与徒步行人共用人行道之后,在原来为了保证步行安全而设的人行道上步行,再也不如过去安全了。步行人仿佛是在自己的国度里沦为最弱势的群体,随时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留心潜伏的威胁和突如其来的危险。

或许,人都一样,快速走远,猛然回首,遗憾不曾留意沿路风景,不如掉头回去,慢速重访,了却心愿;倒是忘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回头已百年身。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