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南发:帝王之黄

日本明仁天皇登基礼服的『黄栌染衣』(左图),就是中国隋唐到明朝皇帝御袍专用的赭黄色;明黄和秋香色,则是清朝皇帝御袍和清初皇太子礼服的专用色(均见右颜色说明)。
日本明仁天皇登基礼服的『黄栌染衣』(左图),就是中国隋唐到明朝皇帝御袍专用的赭黄色;明黄和秋香色,则是清朝皇帝御袍和清初皇太子礼服的专用色(均见右颜色说明)。

字体大小:

看见今天日本天皇的登基御服,就如同目睹千年来中国历代皇帝的御服,礼失求诸野的心情,是得是失,剪不断,理还乱,大概也只能就是这样了。

或受近代电视节目影响,中国皇帝穿金灿灿的黄色龙袍,已成固定形象,深植民心。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自周朝一直到明朝2000多年的历史里,帝王的礼服,一直是黑色和赤黄色组成的“玄衣纁裳”。

虽然中国儒家很早就很重视黄色,如汉朝的《汉书·律志》就有“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之说,但黄色却未为历代皇权所重视,甚至很长时间都被视为较低下的颜色。

如南北朝的“品色服”制度,就把黄白二色列为最卑下的颜色。甚至在皇帝开始穿黄袍的隋朝,黄色还是小兵卒军服的颜色,比平民的白色、商人小贩的黑色等级还低。

初唐颁布衣服令,列明平民百姓衣服用色,黄色依然是被发配流放的罪官及平民的服色。

既然黄是最低等的颜色之一,皇帝为何也穿黄袍?

据史料记载,会有如此现象,只是为了方便。如《旧唐书》所称:“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着黄袍,……天子朝服亦如之,……盖取于便事。”

虽然当时皇帝和平民一样穿黄服,但皇帝的服装,所染却是特别的黄色。

据《唐六典》记载,最早穿黄服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穿的是“柘黄袍”。

由柘木或黄栌木所染的柘黄色,与一般黄色不同,色泽略深,黄中偏赤,平时宛如杏黄,在月光下会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则又会呈现带赤的赭红色。

所以,柘黄色又称赤黄、赭黄。在历代文献中,多称赭黄。

柘黄布名贵,制作不易,故虽无禁令,官员百姓还是穿不起,也就成为皇帝服装的常用色。

隋文帝爱穿赭黄袍(文献用语为“喜服赭黄文绫袍”),唐朝皇帝也延续此风,《新唐书》就记载唐初皇帝随旧制“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或“天子袍衫稍用赤黄”,官方的《唐六典》,还特别加一句“至今遂以为常”,就是日久成为习惯。

由于皇帝穿黄袍成了习惯,赭黄渐渐就成为专属颜色。到唐高宗就明确颁发禁令,“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新唐书·舆服志》)。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著名的“黄袍加身”,也应是柘黄袍,如元人欧阳玄诗句所说的“ 陈桥一夜柘袍黄”。

不仅宋代皇帝用赭黄,元朝的《大元典章》中也令“庶人不得服赭黄”,蒙古皇帝平时穿白色,大祭典时也穿赭黄袍。

明朝尚赤,但皇帝依然以赭黄为贵。明太祖不但下诏一般人衣服不准用黄,还扩大到“柳黄、明黃、姜黃诸色亦应禁之”,连生活用品都一律“不得用黄”,使黄色成了皇家专用的禁色。

赭黄是明朝皇帝常用的专属袍色,留存至今的明代帝王肖像,多数均身着各种赭黄、赤黄色袍服。

到了清朝,帝后朝服的颜色才首次改变,不再用赭黄,改用明亮度最高的“明黄”。

查资料,清朝初期皇帝的服色为黄色及秋香色,并没有明黄。如努尔哈赤在关外穿的是秋香色的花缎子衣服,清朝初期皇太极规定的皇帝冠服则为“礼服用黄色、秋香色”(《清史稿·舆服志二》)。

秋香色是浅橄榄色,由绿与黄调成,有主黄或主绿之别,皇帝所用的是主黄秋香色,接近金黄色。

康熙时开始册立太子,据《大清会典》记载:“皇太子冠服,康熙14年题准,……礼服用秋香色”,说明当时秋香色是特准皇太子使用的高级颜色。

秋香色带绿,也符合太子东宫为青色的五行意涵。

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65记载,从顺治到康熙,皇帝礼服都是黄色和秋香色,直到雍正元年,皇帝礼服的才定为明黄色,此后,明黄就成为清朝皇帝的专用色。

辛亥革命后,皇帝专用的黄色,也就成为历史。

但是,由隋唐到明朝都是皇帝专用的赭黄色,如今却是日本皇家颜色,是天皇登基时最隆重的御袍专用色。

据《日本纪略》记载,在9世纪制定天皇朝服,是以遣唐使带回的唐式“黄栌染衣”,为天皇最隆重的礼服。

黄栌和柘木一样,都是皇家染制赭黄色的原料。柘木如紫檀,成长缓慢,属于漆树科的黄栌就较普遍。中国历代皇帝礼服的赭黄色,除了用柘木,也常用“黄栌染衣”,染出来的就是今天所见日本天皇御服的颜色。

看见今天日本天皇的登基御服,就如同目睹千年来中国历代皇帝的御服,礼失求诸野的心情,是得是失,剪不断,理还乱,大概也只能就是这样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