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良:巴赫的“第一小节”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巴赫音乐的开头,相当于“第一小节”的,多是神来之笔。至少有三个雄辩的例证: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第一号的前奏,键盘作品哥德堡变奏曲的第一节主题,以及键盘作品帕蒂达组曲第一号的第一段前奏曲。


总说巴赫的音乐是理性和逻辑的表现,我同意。但是,你若深入仔细地聆听,就会恍然发觉,这些振动你鼓膜的“第一小节”,完全是灵光乍现,自成一格,而且大步超前,与跟在它们后面的乐章乃至整部音乐(虽然也都是杰作和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像是脱节的。萨义德说到了要害:“巴赫并不是要接近神,而是要代表神。”――“第一小节”是如此高高在上、超脱、绝对,跟人类的理性和逻辑压根没有一点关系,跟普通世俗的人文情感也压根没有一点关系,它们仿佛直接来自于天庭,来自于“创世纪”,具备神秘的宇宙力量,凌驾于任何凡间音乐和任何传颂的教义之上。即使是帕蒂达,没错,它是舞曲,但你听那前奏曲的畅快乐律,分明是播放在一艘悠悠行进的太空飞船上。完整“大部头”的(甚至有点不厌其烦的)巴赫音乐,其奇异之处就是,似乎都要经过那神启的、光辉的“第一小节”之引领和加持后,才正式进入其伸张理性、讲究逻辑和塑造美感的后续阶段。


美国电影《天使圣物:骸骨之城》中,将巴赫说成是史上专杀恶魔的“暗影猎人”,他制定的乐谱对位规则可让恶魔现形。男主角在钢琴上轻轻弹奏了几个音符,果然就让女主角的一个恶魔邻居立即现了形。他弹的正是哥德堡变奏曲的开头部分――在音乐上这完全说得通,因为那些铿锵的音符的确充满了至高无上的神性。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