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良:漫谈巴刹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以前在中国,买菜上菜场,来新加坡后,上巴刹。


在巴刹里学到很多同中国的叫法和理解不大一样的“专业名词”,最五花八门的莫过于猪肉类别了,长期请教猪肉摊老板,知道了“肉头”、“腰肉”到“软肉”和“老鼠肉”等的区分,而排骨不光指去掉“肉头”的整条骨头,买排骨时最好向老板说明,是“煮汤的排骨”还是“肉多一点的排骨”(用来做糖醋排骨),或是要“龙骨”……老板每次砍切排骨前照例问,大块点小块点?每次总能符合要求,砍切得大小合适整齐利落──大多数巴刹小贩不但专业,也敬业。


常去的猪肉摊生意好,排长队,队伍挡住旁边猪肉摊位,引得那摊主大叔不快。有次我刚排队尾,大叔随即客气地要我“移步过去一点”,我“将计就计”,索性从他摊位买肉,大叔也没有变得特别热情,自始至终依然只是态度客气,这也是一种专业和敬业。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