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史实展接近出口的地方,十分欣慰地看见两张张纯如(Iris Chang)的放大相片。第一张是清新靓丽的她; 第二张是张纯如在1995年到南京,采访两名大屠杀生还者的合照。相片底下写着:“张纯如(1968-2004)美籍华裔作家,其撰写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在美国出版,引起国际社会对大屠杀历史的关注”。


张纯如是一个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女孩。她的父母1949年从中国大陆迁移到台湾,后来前往美国升学,双双成了大学教授。张纯如大学原本学理工,后来转读新闻系。她的第一本书《蚕丝》已经展现锋芒,书的主角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张纯如在小时候,常常听父母提起外公外婆在南京大屠杀之前的逃难经历。1994年底,她在加州看了一个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展——一组血淋林的杀戮照片或许是出自当年日本侵华部队里的随军记者。那些让人不忍卒睹的画面,击中了她天生要为人伸张正义的个性,驱使她去揭开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张纯如的“The Rape of Nanking”于1997年底,南京大屠杀60周年时在美国推出。这本书轰动西方世界,连续10周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如今,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15种语言。


张纯如在收集有关资料时的一个重要的发现,是挖出了《拉贝日记》。德国人约翰。拉贝,二战时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的主管。在日军占领南京前夕,他放弃了逃生的机会,与一批当时在南京的外国医生和传教士等,成立了一个安全区,拯救了20多万南京的难民。


拉贝在日记里,详尽地记录了1937年9月至1938年4月,日军在南京泯灭人性的暴行,是强有力的第三方证据。但基于德国和日本在战时是盟国,战后拉贝回到德国,他在南京的善举遭到纳粹的盘问质疑,以至于他谢绝为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供证。半个多世纪以来,拉贝日记始终被他的家人收着,不曾曝光,直到张纯如联络上拉贝的外孙女,并说服她把日记公诸于世。


张纯如的第三本书讲的是美国的华裔。她的第四本书,聚焦二战时,美军战俘在菲律宾遭受日军的非人虐待。2004年11月9日,当这本书还在收集资料的阶段,张纯如因忧郁症吞枪自杀。


一个才华非凡的年轻斗士,如此结束自己36岁的生命,亲人为她断肠,天地为之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