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新加坡电影协会在首都剧院庆祝成立60周年。电协办周年庆,重头戏当然还是看电影,问题是要看什么电影?太容易看得到的电影衬不起60周年的分量。不容易看到的作品又怕曲高和寡,让部分受邀嘉宾看得莫名其妙。《逃避者》(Shirkers)一片在今年1月的美国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上嬴得世界电影纪录片导演大奖,适时的解决了这个周年庆选片的问题。
网络资料列明《逃避者》是一部2018年产自美国的纪录片。可是这部电影最早的起点却在新加坡。1992年三名20岁不到的新加坡女孩(其中包括年轻时候的本片导演陈善治,Sandi Tan)和一名40几岁的美国大叔乔治决定合作拍部剧情长片。以新加坡为拍摄现场,由陈善治编剧和主演,乔治当导演和剪辑。电影拍完后,三名女孩各自远赴英美等地求学,把电影胶片交给留在新加坡的乔治,由他负责剪辑。可是完成剪辑的消息一直没传来,最终盼到的却是乔治和电影胶片一起失踪的消息,三名女孩的青春电影梦就这么醒了。
可是故事并没有因此完结。2011年陈善治收到乔治遗孀的电邮,告诉她乔治已经过世,但当年拍摄的电影胶片还在,问她是否要拿回去?就这样陈善治在事隔近20年后又延续当年那场电影梦,只是青春已不在,时代也不同,她的梦也只好跟着改变。她因此以失而复得的电影胶片为开始,与当年的参与者共同回忆1992年拍摄电影的过程,再与乔治遗孀和朋友访谈以了解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又为何要携胶片潜逃?以这些线索和材料,陈善治最终完成了这部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