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吉卜林和奥威尔的曼德勒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夕照中,沿着古城墙,走在老曼德勒的路上。(余云摄)
夕照中,沿着古城墙,走在老曼德勒的路上。(余云摄)

字体大小:

被吉卜林塞壬歌声般的“曼德勒”之诗召唤来的西方人里,有一个多年后缅甸知识分子视为“先知”的乔治·奥威尔。奥威尔一生都对吉卜林爱恨交加。


从仰光去曼德勒的大巴上,我给同伴完整地读了一遍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经典诗作《曼德勒》(Mandalay)。诗的第一段就引人浮想联翩:“毛淡棉古塔旁,慵懒地面对大海,/那里有一位缅甸姑娘,我知道她在想念着我,/风吹过棕榈树林,塔上风铃吟唱:/“归来吧,英国大兵,早日重回曼德勒!”


我们知道,这首发表于1890年的诗,就像异国情调的东方和曼德勒这座城市不断回旋的副歌,百多年来召唤了一代代西方旅人远行。写了《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的美国女记者艾玛·拉金记述,她在缅甸遇到一名背包客,这个年轻英国人对企图向他推销鸦片的缅甸导游感到失望,而导游也很意外:“你来这里不是为了鸦片吗?”年轻人恼火了:“我是来寻找吉卜林。”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