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良:冰皮月饼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以前在上海,对月饼的认识,基本上限于广式和苏式。这两种月饼馅料不大相同,饼皮更不一样,质地和口感大相径庭;还有它们的外形观赏,特别是“字号”的制作和展现方法各异其趣:广式月饼体积敦实,上面有一板一眼的凹凸模刻,而苏式月饼皮脆,没法过度折腾,就盖上个大红印,也有赏心悦目的章法。小时候每当中秋得到月饼,便捧在手中,细究表面“字号”,半天把玩下来,掌中油腻,碎屑掉落……只听老妈在旁骂我,不就一只月饼嘛,迟迟舍不得吃,穷相!我回嘴,看够了自然会吃的。


哪知世事皆然:“看够了”再品,却往往品不出味了。


物资贫乏的年代,有些号称“月饼”的,比如上海南京路上某老字号的鲜肉月饼,其供应和中秋佳节没什么关系,不过为了满足一般大众的日常口福而已。它的门面摊位一年四季排着长队,顾客翘首等候店堂内那只平底锅里刚出炉的热饼。鲜肉月饼个头像乒乓球,嘴巴开阔的一口一个。平底锅的直径达一米,一锅能摆放上百个月饼吧,可是通常每人“抢购”十多二十个,一锅也卖不了几个人,而烘焙一锅鲜肉月饼需要耐心的火候,耗时近廿分钟,所以只见队伍在不断增长……我和老妈每回经过看见那场景,小小年纪的我满腔惊疑又跃跃欲试,上了年纪的她则不屑唠叨,紧拉我离开:哎呀作孽,人总是过不了“吃”这一关。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