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成:一路平安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近日pothole(工程词汇:路面上的凹坑)几成热门搜索关键词。事缘马路上的坑坑窟窟,对行驶车辆造成不便,甚至损坏,引起热议。陆路交通管理局的说法是,路面凹坑是路面必然损耗,因为近期持续多雨,造成路上凹坑数量加倍;并提供数据为证:今年1月至今(才半个月!)发现的凹坑(1400个)是去年月均数量(700个)的两倍。(这里拿半个月的数量和月均量对比,应该算是四倍吧?)。


把这短期内数量倍增的路面凹坑,归咎为“天要下雨”,对老天似乎不太公道?充其量也只能说,持续多雨的天气,是压断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骆驼要不先天体质不良、后天欠养,要不旧伤未愈还继续驮着已经达到“断背”临界点的重负,再添一根稻草,即便这根稻草经雨水浸泡,重量确实增加,也不至于把驼背压断不是?


初识pothole这个词,我是公共工程局的菜鸟,那时还没有陆路交通管理局,公路全归公共工程局管辖。一日,公共工程总长发下指令,要全体职工,路上留意,一见路面有凹坑,得马上通知局里公路维修部门处理。奇怪,路有凹坑,关我建筑师何事?何况,路边都贴有公共工程局的热线号码,公众要“路见不平一声吼”也不缺管道,何必在局里劳师动众,多此一举?后来有机会面会总长,我斗胆说了这事。总长反问:公务员的职责是为民服务,你觉得是我们自己发现缺失主动予以弥补好呢,还是坐着等公众投诉才来手忙脚乱应付好?我记住了当下的汗颜,从那时起特别留意路面凹坑。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