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烈屿到石叻坡——本地驳船业的故事

百年前的新加坡河口。
百年前的新加坡河口。

字体大小:

烈屿又称小金门,位于中国福建东南海域,与金门岛同属县辖。

早年新加坡水上交通极依赖驳船,业者大部分来自金门。

华灯初上,克拉码头的游船售票站前,排着长长的人龙,船一靠岸,旅客徐徐登船,新加坡河之旅,由此启航。旅客一边观赏新加坡河两岸的绮丽夜景,一边听着新加坡河的历史故事,船开到新加坡河口,岸边的鱼尾狮塑像、红灯码头,还有一座座高耸的大厦,五光十色。曾经是我们的经济命脉,虽然河水污染,可恰恰是这条河,养育了全新加坡人。过去两岸泊满驳船的景观,曾是许多摄影家、画家、文学家艺术创作的泉源。听似短短的一则故事,先辈们却忙了200年。

如果说,从红灯码头到新加坡河的历史,是一部厚厚的史诗,那么这本书里有一页,一定是由烈屿乡人所谱写的。烈屿又称小金门,位于中国福建东南海域,与金门岛同属县辖。

1890年2月25日,本地《星报》上刊登一则简短的新闻:

船破毙命——闽之金门烈屿谢某,年二十余岁,身材雄伟,向操榜人业,于初四日十二点钟,代某砖窑运载砖块,驶至甘公加薄港内,从涂桥下经过,因桥洞低窄,水流又急,至将船上之桨撞折,遂致该船偏压,独桨难撑,榜人极力支持,仍难着手,颠播半响,船即被沉,溺于水中,无可攀附……

足见早年落番谋生的“金侨”,命运坎坷。

靠水上交通为生

开埠初期,依赖人力行驶的交通工具,陆上有人力车,水上则是以舢舨为主。舢舨业是水上交通极为重要的一环。早年新加坡水上的交通极为依赖驳船,驳船又分为舯舡、大䑩和舢舨。撑大䑩,摇舢舨是驳运业中出卖劳力的最普遍方式。上世纪初以来,部分驳船装有摩托设备,节省不少人力。

据《金门志》载,清中叶时金门人便出洋打拼,他们出洋的第一选择就是新加坡。新客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从事的自然是出卖体力的行业。在家乡靠山靠海,在异乡依然靠海为生。

发现最早金侨墓葬

 

zb_history_3_Small.jpg
方名帆之墓。
zb_history_1_Small.jpg
方降之墓。

1876年,金门族群在新加坡创建孚济庙,日后注册为金门会馆。孚济庙的创建是金侨在融入本土闽帮的过程中,自我团结的体现。

去年中,笔者与金门学者林建育,相约前往咖啡山与新恒山亭等华人坟山访碑。我们在一处迁葬墓群里,赫然发现几块19世纪中叶金门先人的墓碑,且主要是来自烈屿的祖先。其中有两方墓碑,略为清理后,铭文清晰,分述如下:

金门 烈屿 后头乡

方府名帆之墓

道光二十九年 三月 二十四日

金门 烈屿

故父 方公降之墓

道光二十九年梅月

这两方墓碑可说是金侨史料的重要发现。尤其是第一方碑铭,甚为难得地镌刻上“金门烈屿后头乡”之地名(后头乡皆为方姓)。墓主下葬年代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这也是目前所知,新加坡发现最早的金侨墓葬。另外,上述几座墓茔很可能是从新加坡最早的闽帮义冢恒山亭(位于今天的中央医院一带)迁冢而来。墓志或可呼应日后新加坡孚济庙创建碑记(立碑于光绪二年,1876年)上的记载。因为碑记上载孚济庙的创建已有方姓族人参与其事,例如:方铨观(观字同官,尊称)捐银50元,方贤观捐银20元。其他尚有方井观、方粗观等人。

驳船业缘组织估俚间

zb_history_2_Medium.jpg
今日的文山社。

金门籍的驳运业者,早于百年前已经组织类似于同乡会的业缘乡团。例如来自金门烈屿后头村方姓族群的乡团称为文山(后来注册为文山联谊社),东林村林氏宗亲的东安(后来注册为东安渡头联谊社),双口与东坑乡的合安(后来注册为合安摩哆舢舨联谊社),罗厝的金合发联谊社等等。这些乡团被乡亲俗称为“估俚间”(估俚即苦力)。所谓“估俚间”即是同乡一起出资,租下一所房子,作为同乡或同行临时住所。乡团也将家乡的神明请来,一同祭祀,保护身在异乡的族人。总的来说,这些乡团基本上是地缘、血缘与业缘三重结合的互助团体。

后头村方姓族群的乡团组织——“文山”的成立时间,估计超过一世纪。从上述的珍贵墓碑文献,可以追溯后头村方姓南来新加坡谋生年代,至少是在19世纪40年代。

20世纪30年代,报章便有关于文山的舢舨业同人,投入筹赈义举的报道。1939年,老巴刹一带的电船舢舨业者,包括金浯山、文山、官山社等乡团,于10月29日(农历九月十七)这一天,将龟屿进香的运载收入,悉数捐献,报效祖国。摩托舢舨业者,自抗战以来,每逢龟屿进香期间,都将驳运收入捐献筹赈。1940年10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更以全国妇女慰劳总会的名义,致电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馆,转全体侨胞,呼吁华侨踊跃捐助寒衣或代金与药物,慰劳前线将士。

跨族群业缘组织

1930年代时,新加坡南部水域,大概有3000多艘舢舨,提供各类驳运服务。同业还成立一个称为“摩哆舢舨联合社” (“摩哆”即摩托)的跨族群业缘组织。战后,随着金侨移民新加坡的人数激增,从事摩托舢舨业者日众。摩哆舢舨联合社加以整合。1954年,摩哆舢舨联合社选定各渡头代表,代表文山的是方水明、方马腾、方滋送等人。

1955年1月,两艘英国战舰莅临新加坡,摩哆舢舨联合社主席方水明召开会议,组织60艘舢舨,为市民提供接驳服务,方便参观战舰。

文山联谊社几经搬迁,终于落户芳林苑,如今社长是方耀明。父辈战前南来,与同乡在码头奋斗,方耀明今天已是新加坡河游船业的执牛耳者。文山联谊社依然活跃,所不同的是,年轻的社员大多已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筹赈祖国业缘组织

九一八与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战争的阴影一直笼罩东南亚。新马两地的华人,从社团到小老百姓,无不对抗日筹赈积极奔走。各行各业的业缘组织,发起各类的筹赈方式,捐款救国。以舢舨业为例,除了原有的摩哆舢舨联合社之外,1938年11月,红灯码头的驳运从业者,还曾组织一个特殊的同业团体——海星协进社,积极回应陈嘉庚的呼吁。

海星协进社向殖民地政府申请注册后,隔年2月春节期间,该社的筹委已经在红灯码头举行售花,筹赈祖国,并取得400元的可观善款。1939年6月10日,《南洋商报》报道,海星协进社获准注册。1939年10月,海星协进社进一步准备筹赈祖国难民,并由该社名誉主席林金殿,捐赠200件价值叻币600元的寒衣。同年10月16日,陈嘉庚致函海星协进社社长陈清和,函请该社,在来临的龟屿进香期,将驳运收入,悉数捐献予筹赈会,结果共筹得2700余元的赈款。1940年,海星协进社选出第二届职员,主席为陈清和,副主席则是陈诗宗,两位皆是金门先贤。

海星协进社的活动,一直维持到战后。1960年,新加坡宪报公布,海星协进社解散。一个为筹赈祖国而设的业缘组织,至此光荣地完成其历史任务。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